如何写好一首诗,看完这一篇就知道了,收藏

发布日期: 2018-10-01 点击次数: 4647


 颜梅玖

同学们,今天的微课堂我们来探讨一下诗歌。
诗歌能让你在现实世界中看到一个可能的世界。使一个现实的人直接拥有了精神生活。或者说诗歌创造了另外的一个“你”。让你对人生和世界进行哲学意义上的思考。唯有诗歌,才能完美地调动你的感情,感官和想象力。当你进入“诗”的现实,就能享受到那种奇妙的心理体验。
怎样才能写好诗歌呢?

一、学会聆听

聆听大自然的声音
聆听自己心灵的声音


你一定会听见 (桂文亚)

你听过蒲公英梳头的声音吗?蒲公英有一蓬金黄色的头发,当起风的时候,头发互相轻触,像磨砂纸那样沙沙地一阵细响,转眼间,她的头发,全被风儿梳掉了!

你听过蚂蚁小步跑的声音吗?那一天。蚂蚁们排列在红红的枫叶上准备做体操,“噗”,一粒小酸果从头顶落下,“不好,炸弹来啦!”顷刻间,他们全逃散了!

你听过雪花飘落的声音吗?一个宁静的冬夜,一朵小小的雪花,从天上轻轻地、轻轻地飘下,飘呀飘,飘落在路边一盏孤灯的面颊上,微微地一阵暖意,小雪花满足而温柔地融化了……

同学们,你们听见过这些声音吗?这是台湾诗人桂文亚的一段散文诗。我想,有人会说,那都是想象的声音吧?我怎么听不到呢? 但是有人听见了。我们来听一听一个诗人的“听见”吧。

静静地坐着(郑文山)

静静地坐着什么也不去想/许多听不见的声音都听见了/篱笆外,风轻轻地来又轻轻地去

/花架上,花悄悄地开又悄悄地谢/墙壁上,时间答答地走又答答地来/静静地坐着

//什么声音都听见了/更听见心里的声音/过去的事/永远不再回来

同学们,你的心“静”下来了吗?如果你能静下心来,我们就会听见风的声音,花的声音,石头的声音,时间的声音,当然也能听见我们自己心里的声音。

很多同学经常会问,颜老师,怎样才能写好诗啊?现在什么样的诗才是好诗呢?为什么现在的诗人写的那些诗我看不懂?

其实诗就在我们身边,每个人都是潜在的诗人。复杂一点说,这些问题涉及到了诗学上的很多基本的命题,从学术角度探讨的文章可以说是汗牛充栋。我想关于诗,今天我们可以说的很简单。我相信同学们都有一颗简单的诗心。比如课堂上老师问大家,雪化了变成什么?有人说,雪化了,变成了森林;有人说,雪化了,变成草地;有人说,雪化了,变成春天……嗯,这就是诗。能够感知到它的就是诗人,或者说你有一颗诗意的心。

再比如:秋天到了,一枚落叶飘到了你的胸口,如果用诗意的句子去表达,你会怎么说呢?我会说“我与秋天撞了个满怀” ;再比如风吹过湖水,荡起了层层涟漪,你会怎么说呢?我会说:“湖水悄悄长出了皱纹”…….

二、学会观察

观察大自然
观察自己心灵深处的声音

在我们单位的小区,有许多玉兰树。玉兰树的花芽早在夏天就形成了,花芽外包有茸毛的苞片,可以保护花芽过冬,它能抵抗零下30摄氏度的低温天气,像这样的树,还有茶树等。玉兰树的花芽是治疗鼻炎的传统中药。我们知道玉兰树有白玉兰、紫玉兰、黄玉兰等。古人把紫玉兰称为“木笔”。白玉兰的花芽呈深绿色,紫玉兰树的花芽呈黄色,和毛笔头的颜色相似。人们把玉兰尤其是紫玉兰又称为辛夷。辛夷的基本解释为:木兰花的花蕾入药名。古汉语中,辛夷也指玉兰花。

我说到这里,是想告诉你们,在写好事物之前,要了解事物,学会观察,不管写诗还是写文章都如此,只有了解它,你才能准确表达它。

比如冬天时,玉兰树结满了毛笔头一样的花芽,你们观察到了吗?看到这个景象,我会说,“一个又一个毛茸茸的念头挂满了冬天的树梢”。由此可见,诗意的表达,是多么重要,而且,如果你的作文,也能用诗意的句子去表达,那你的作文一定会出类拔萃的。

三、什么是诗

如何抓住诗歌最本质的东西——诗意

有的同学说,原来诗就这么简单啊。那为什么我看到的诗就那么复杂深奥呢?诗的确可以很复杂,但也是从最简单的地方开始的。比如前面说的,雪化了,变成什么?说变成春天的是诗人,但人家说过,你再去这样说,就不是了。要做好一个诗人,必须始终葆有自己独特的发现和表达。

那么,也许大家还是会问,老师你说了这么多,到底要怎么样才有诗歌的发现和表达?这需要我们平时多读诗、多观察、多思考。

有些同学又会说了,我们平时功课很多,根本没有时间去读诗啊。

其实最好的诗就在我们的课本里。但我们未必真正读懂它,领悟它了。为什么这样说呢?我先来举例子。比如我们课本里柳宗元的《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江雪》是唐代诗人柳宗元的一首五言山水诗,描述了一幅冰天雪地的寒江上,没有行人、飞鸟,只有一位老翁独处孤舟,默然垂钓。但是,如果这首诗仅仅写的是这个垂钓的渔翁,那它同样不是一首好诗。了解过柳宗元的生平简历以后,我们很明显就能发现,这个渔翁的形象显然是诗人自身的写照,是诗人人格的化身。

铺天盖地的大雪,正是当时严酷的政治环境的折射。或许他正用那迷茫的目光打量着那满江面的积雪呢。身披蓑衣,戴斗笠,那独钓寒江雪的老翁,在这空旷纯净的雪天里,显得是多么的渺小,又显得是多么的无奈。

在孤绝的大背景下,他在独钓寒江雪?但是,他真的在钓雪吗?当然不是,他在垂钓或者说他在隐约期待什么呢?我们当然可以有很多很多解读和猜测。而恰恰是这根 到江雪中的不知道钓什么的钓竿,构成了这首诗最核心的诗意。

举例: 同样表达孤独,失意和隐约的期待柳宗元借用了漫天风雪和一根钓竿,那么李白用了什么呢?我们来看《月下独酌》这首诗的前四句:

《月下独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前四句大致意思说:我准备一壶美酒,摆在花丛之间,自斟自酌无亲无友。举杯招引明月共饮,明月与我和影子成了三人。如果我要求大家指出其中最重要的句子,大家能指出是那一句吗?

答案:对影成三人。

《月下独酌》是李白最富有浪漫色彩的诗之一。诗篇描写诗人在月下独自一人饮酒的情景。月下独酌,本是寂寞的,但诗人却运用巧妙的想像,把杯中之影、月下之影和自己的身影凑合成了所谓的“三人”。这种以多写少的写法,非常传神地写出了他的孤独与寂寥。

那么,我和大家一起回顾这些诗歌,目的是什么呢,目的就在于,告诉大家应该怎么去利用我们有限的时间,从我们最熟悉的诗歌文本里去怎么抓住诗歌的本事,感受诗的美、去了解什么是诗意,最终明白什么是诗。好了,我们说了这么多,现在请大家一起和我思考,到底什么是诗?诗歌的本质是什么?

诗歌的定义

有人说:诗歌是用最简洁的语言表达最丰富的内容。
有人说:诗歌是心灵的钥匙,是情感的延伸 。
有人说:诗是最好文字的最佳排列。
有人说:诗是表达人的思想感情的艺术,是人类心灵的最高活动,是心灵的音乐,是真善美的晶体。

我们再来看一下关于诗歌的一个常用的定义:

诗歌是一种主情的文学体裁,它以抒情的方式,高度凝练,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用丰富的想象、富有节奏感、韵律美的语言和分行排列的形式来抒发思想情感。

我们说,这个定义本身有问题吗?它应该没问题,很准确。它从抒写目的、语言特色、外在形式等等方面给出了诗歌的定义,但是,我觉得还不够,因为它没有从本质上回答我们什么是诗,或者诗意这一问题。

那么通过刚才我们对几首诗的分析,我想大家应该明白,《江雪》没有柳宗元的宦海浮沉的整体隐喻,没有伸入江雪或者作者孤独的灵魂深处的那一根钓竿,那它就不算是好诗。同样《月下独酌》,没有对影成三人这样的妙句,诗的味道将大打折扣。诗就是《月下独酌》里的寂寞影子,就是《江雪》里的那根钓竿,就是《枫桥夜泊》那一缕钟声。

 

四、我们应该怎么读现代诗


在聊这个话题之前呢,我觉得有必要把当代诗歌发展的大致脉络梳理一下:新诗是从五四时期伴随着白话文的运动开始的,1917年2月,《新青年》发表的胡.适的《白话诗八首》,被看作是现代最早出现的"白话诗"。

此后新诗经过了初创期、探索期、深化期、成熟期等阶段。进入到新时期,上世纪八十年代崛起了朦胧诗,产生了北岛、舒婷、顾城等为代表的一大批朦胧诗人,此后又陆续出现了“第三代”“知识分子写作”与“民间写作”“ 第三条道路”等等诗歌写作潮流和阶段。

相对有律、有韵可循的古诗,新诗的流派、写法可谓五花八门。但是在这里呢,我特别说明一下,很多人以为把一些漂亮的句子分行排列就是现代诗,这实在是一个极大的误解。一首好诗的生成,需要对生活有深入透彻的理解,对语言有鲜活精准的把握能力。

押不押韵,对现代诗变得不重要。重要的是什么?是对诗的诗意的发现和表达。诗歌可以讲道理,也可以抒情,但必须都要用诗歌的方式。比如这句话:“如果我们只能做小事,也要认真把小事做好。”直接这样说教,它不是诗,你可以这样表达:“如果只能做米粒大的事,我们就要把它做的粒粒饱满。”这样的句子才充满了诗意。

我们再来读读邮箱里学生来稿里的诗歌:


我爱你——祖国母亲

“我爱你———祖国母亲/是您赐予了我们炎黄子孙的生命/让我们世世代代屹立在世界的东方/我爱你———祖国母亲/是您给予我们地大物博的环境/让我们子子孙孙为之而自豪/我爱你———祖国母亲/是您不畏艰辛万苦,经历上下五千年/让中华民族迎来了新时代。/我爱你———祖国母亲/我为你自豪!我为你骄傲/我将用我的双手将您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

 

这种诗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诗。这种诗歌总体来说没有诗意,只有空洞的大话套话。缺乏细节,它不是巧妙地通过诗歌本身告诉我们。

中秋的月亮是甜的

中秋月饼,圆圆的,甜甜的/就像一个月亮/我把月亮切了,分给全家人/爸爸一口,妈妈一口/每个人都有一口月光

 

这首小诗太有想象力了!把月饼想象成中秋的月亮,而且“每个人都有一口月光”多棒的诗句啊!题目“中秋的月亮是甜的”,这个题目也很新颖。月饼和月光是两种不同的事物,它们共有的品质是:圆圆的。

诗歌的美妙之处就是把两种不同的事物的共有品质融合在一起,让它们产生艺术效果(黄礼孩)。这首小诗的最后那句“每个人都有一口月光”,决定了这首诗的不凡,这种独特的发现和表达是多么漂亮。

 

上一篇:实用!素材怎么选,作文能出彩?下一篇:在游记中写出亮点的窍门,一学便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