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有话说” 之古代名人与美食(二)

发布日期: 2019-04-24 点击次数: 1773

 

 栏目主持:毕文侠

点此倾听

 

      大家好,我是毕老师,上一期的《古代名人与美食》,我向大家介绍了伊尹、老子和孔子这三位名人他们对于美食的观点。今天,我想给大家讲几个历史故事,当然都是和美食有关的故事。

      第一个故事发生在春秋时期的郑国。公子宋和子家都是郑国的大臣。有一天,公子宋和子家去见郑灵公,将要进宫门的时候,公子宋的食指忽然动了起来,他非常开心,得意地对子家说:“每当我的食指动起来的时候,我总能吃到新奇的美味!看样子,今天又有好吃的在等着我们了!”子家听了半信半疑。

 

 

      俩人进宫后,发现厨子正在把一只已经煮熟了的鼋也就是大甲鱼切成块,装进一个个鼎里。这只鼋特别大,可以分给好多人吃,是一个楚国人献给郑灵公的,郑灵公决定把它分给大臣们一起尝尝。公子宋和子家相互看看笑了,公子宋高兴得摇头晃脑。郑灵公不知道他们在笑什么,就问他们原因,子家就把刚才公子宋食指大动的事情告诉了郑灵公。郑灵公觉得他们的样子非常没规矩,于是他在给大臣们分鼋吃的时候,故意不分给公子宋。公子宋很生气,走到郑灵公面前,把手指伸进鼎里,在鼋汤中蘸了一下,尝到味道后,就退了出去。他的这个动作就叫染指于鼎。

      在当时,鼎是君王权威的象征,公子宋作为一个臣子,却任性地染指君王的权威,郑灵公很愤怒,心里起了杀机,想要杀掉公子宋。公子宋和子家得到消息后,就抢先动手,带人冲进宫中,杀死了郑灵公,而公子宋后来也因为这弑君之罪被杀了,下场很惨。

      大家看,为了一锅美味的鼋汤,死了一任君王一个大臣,还产生了两个成语:食指大动和染指于鼎。后人就以食指大动来表示有美味可吃的预兆,也形容看到有好吃的东西而贪婪的样子。同学们在描写看到美味而很想吃的时候,也可以用上食指大动这个成语。而染指于鼎比喻人们分取不应该得到的利益,也指插手某件事情,想从中得到好处。

 

 

      第二个故事说的是西汉时期的刘安。刘安这个名字,大家听着可能比较陌生,但是大家应该都听说过一个八字成语,叫“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这个成语的主人公就是刘安,他是汉高祖刘邦的孙子,被封为淮南王。他非常爱好道术,成天炼丹,还不惜重金请各地术士到他府中来,跟他谈仙论道,著书炼丹。他们用清泉水磨制豆汁,以豆汁来养丹,不料仙丹没炼成,豆汁倒与丹药里的石膏和盐起了化学反应,形成了一种白白的东西,而且非常嫩滑。刘安就尝了一口,觉得挺好吃,于是反复试验之后,豆腐的雏形出现了。刘安把这种东西命名为菽乳,后来改称为“豆腐”,豆腐就这样被发明出来了,从此端上了历代中国人的餐桌,成为中国菜里一个重要的原材料,有了各种美味的做法。明代的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里也说“豆腐之法,始于淮南王刘安”。

      传说有一天,刘安在出游时遇到了八个鹤发童颜的老翁,就拜他们为师,跟着他们一起学习修道炼丹。过了一段时间,仙丹果然炼成了。汉武帝听说了这件事,他也想长生不老,就派人来抓刘安夺取仙丹。刘安一听皇帝派人来抓自己,情急之下吞下丹药,成仙升天了。他的亲友们看到刘安真的成仙了,也赶紧吃了药跟着飞到天上去,连他家养的鸡呀狗呀吃了散落在地上的丹药,竟然也跟着飞到天上去,也成了仙了。这就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来历,后人就用这个成语比喻一个人升了官,但凡跟他有点儿关系的人都跟着得了势、沾了光。这个成语其实是贬义的,大家在运用的时候要注意这一点。

      第三个故事说的是西晋时期的张翰张季鹰,他是当时著名的文学家。齐王司马冏执政洛阳的时候,任命他为东曹掾,这也是个不小的官了。有一年秋天,张翰在家里和朋友们聚会,正当热闹的时候,忽然刮来一阵秋风。张翰想起了老家苏州的莼菜羹和鲈鱼脍,他就对朋友们说:“人这一辈子啊,最快乐的莫过于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怎么能为了高官厚禄而远离家乡,在千里之外做官呢?”心动不如行动,第二天一早,他就向齐王告辞,说明了辞官不干的理由,驾车回家乡,过他理想中的生活去了。

 

 

      就在张翰辞官回乡不久,齐王司马冏谋反被杀,他手下的人纷纷受到牵连,不少人还丢了性命,只有张翰因为早在齐王谋反之前,就已经辞官回家去了,所以幸免于难,人们都称赞他有先见之明。成语“莼鲈之思”就是从这里来的,它成了人们思念故乡的代名词。

      有人问张翰:“你的生活的确可以快乐一时,但是你想过百年之后你的名声会是怎样的吗?”张翰非常潇洒地回答说:“给我百年之后的名声,还不如现在给我一杯酒。”大家认为他的这份旷达的胸怀真是难得。后世有不少人都佩服、仰慕他能够不为名利所困,真正活出自己的内心。正如李白写的那样:“君不见吴中张翰称达生,秋风忽忆江东行。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 辛弃疾也赞赏说:“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这句词也成了吃货最好的代言。

      那么,有这么大魅力,能使人大官都不想做而想吃到的莼菜羹和鲈鱼脍,到底是一道什么样的菜呢?“莼”,指的是莼菜。莼菜是睡莲科植物药菜的嫩茎叶,主要出产于浙江、江苏两省的太湖流域,阳春三月就可以采摘了,其中以西湖莼菜最为有名,它口感鲜美嫩滑,富含氨基酸、阿拉伯糖、甘露糖、维生素等营养成分,是一种珍贵的蔬菜,深得人们喜爱。

 

 

      而“鲈”指的是鲈鱼,这种鱼鲜嫩味美,是一种名贵的鱼,我国沿海都有出产。鲈鱼的营养价值很高,明代的李时珍对它的评价是能“补五脏,益筋骨,和肠胃,治水气,多食宜人……做脍尤佳”,总之,多吃对人体很好,做成脍也就是切细或切薄了吃味道更好。据有人考证,张翰当时思念的鲈鱼是松江鲈鱼,又称四鳃鲈鱼,这种鲈鱼是江苏省有名的特产,其实它也只有两个鳃,只是每个鳃盖上又多了一条较深的折皱,看上去好像有四个鳃,所以人们称之为“四鳃鲈鱼”。

 

 


      今天的故事就讲到这里。三个故事,四个成语,都是和美食有关,故事里的主人公,有的因为美食而惹来杀身之祸,有的因为美食而避开了杀身之祸,还有的因为意外而得到了美食,主人公们虽然人生际遇各不相同,却都有着同样的爱好,都是爱好美食。故事读来令人感慨,也让人赞叹咱们中国的吃文化是多么深厚。

      下一期,我将为大家介绍唐宋时期几位有名的诗人,大家肯定都读过他们的诗,却并不一定知道他们原来也是一个爱好美食的吃货。咱们下期再见。



  往期回顾

 

       “毕有话说”之《水浒》小考 

       “毕有话说”之鼻祖是谁

       “毕有话说”之钱的历史

       “毕有话说”之元旦和春节

       “毕有话说”之古代考试那些事(上)

       “毕有话说”之古代考试那些事(下)

       “毕有话说”之回家的路

       “毕有话说”之爆竹声声

       “毕有话说”之呼朋唤

       “毕有话说”之火树银花闹元宵

       “毕有话说”之春夜喜雨

       “毕有话说“之慈母的爱

       “毕有话说“之绿意盎然话植树

       “毕有话说“之古诗里的科学知识(上)

       “毕有话说“之古诗里的科学知识(中)

       “毕有话说“之古诗里的科学知识(下)

       毕有话说”之古代名人与美食(一)

上一篇:“毕有话说” 之古代名人与美食(一)下一篇:“毕有话说”之书山有路勤为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