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信的秘密是什么?| 心晴空间站

发布日期: 2023-07-06 点击次数: 77


QQ截图20230706154317.jpg


在我们周围的生活中,不难发现,那些自信心强的人,总能抓住机遇,充满信心地去迎接挑战,想方设法获得成功;而那些自信心弱的人,往往是退却顺从。孩子在小学阶段自我评价能力开始逐步形成,可往往容易出现偏差:有的对自己估计过高,骄傲自满,有的则对自己估计过低,缺乏自信……


7月5日晚,由未来作家报社、宁波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指导中心和宁波电台老少广播“小星星乐园”联合推出了“心晴空间站”栏目。


本次活动邀请了来自宁波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指导中心的潘凯杰医生和宁波市高新区实验学校的赵彤臻、毛茂瑁,一起畅聊关于“自尊与成长”的话题,自信的人都有哪些特质呢?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培养自信心呢?一起来看这些精彩内容吧!


精彩回顾


主持人:你觉得自信的人应该具备哪些特质?你身边有这样的人吗?

毛茂瑁:我认为自信的人不仅要有活泼、乐观的生活态度。而且还需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淡定从容,更要有不俱失败勇于挑战的不屈精神。


主持人:自信心重要吗?你怎么理解自信与自卑、自满的区别?

赵彤臻:我觉得自信心非常重要。自信是非常相信自己;而自卑是不相信自己,自卑的人说话做事都小心翼翼的,生怕做不好或说不好,给人留下不好的印象;自满是对自己的能力非常满足,这样的人会看不起别人,从而使他裹足不前,不进则退。


主持人:大家都知道自信心对孩子的成长很重要,您觉得自信心会如何影响生活?

潘医生:我们通常会认为自信心是因,因为有自信心,所以表现得很出色,但其实自信心是果,因为孩子在一件件细小的事情中表现得很出色,对自己获得更多肯定的评价,所以才会越来越自信。


自信心会影响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孩子考试、与人交往、内心迷茫等时候,有自信的孩子表现得淡定从容,发挥也会更好,反之,不自信的孩子会表现得焦虑胆怯。


潘医生小课堂

该怎样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自信心的形成一个是自己的成功经验,直接去做,获得成功和积极评价,第二个是替代经验,通过观察和模仿他人成功的表现,相信自己通过努力也能获得成功,第三个是言语鼓励,通过他人切合实际的言语的鼓励,孩子会感觉到自己应该有能力接受挑战并获得成功,如果是不切实际的言语鼓励,反而会适得其反,减少自信心。家长具体可以这样做:


更多的积极暗示,心理学中有一个皮格马利翁效应,当一个人得到他人信任和赞美时,为了不让对方失望,会变得更加努力,从而获得更多积极向上的动力。家长可以告诉孩子:这次考试你可以考年级前10,这个比赛你能获奖等等;


从小事着手,多带孩子参与实践活动。带孩子做一些简单的任务,哪怕是跑步、做家务这样一些事情,并及时鼓励反馈,可以说“做得真棒,妈妈要表扬你”,再慢慢增加难度。


引导孩子积极归因,在某些任务失败的时候,家长依然要积极鼓励和引导孩子,比如:这件事情没做好,并不是因为你不好,而是事情太难了或者天气不好,你已经做得很好了。



专家简介

QQ截图20230706154243.jpg

潘凯杰


浙江工业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硕士、三级心理咨询师、宁波市康宁医院 心理咨询师、宁波市心理卫生协会会员、宁波市红十字心理救援队成员、宁波市阳光心理援助热线志愿者。


-END-


上一篇:没有了下一篇:可恶的蚊子 | 一只螃蟹的冒险之旅 | 雪 @ 小星星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