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厨掌勺 | 奶奶志愿服务队 | 人人都来“搭把手”@小星星乐园

发布日期: 2021-04-23 点击次数: 510
小星星乐园-20210422132031.png


小星星乐园 @有声作文NO.111.mp3来自未来作家传媒00:0016:02

#1

大厨掌勺 


宁波市海曙区石碶街道宸卿小学603班  樊浩楠


1.png


“下课了?饿了吧!今天我亲手煮面给你吃。”刚跨进表哥家,表哥这一番话就把我“震”住了。从来不知道他还会做饭,我对此深表怀疑。“你?能行吗?该不会是黑暗料理吧?”我话还没说完,表哥便转身进了厨房。


“算了,不管他了。”我自顾自地写起作业来。“嗒嗒——嗒嗒嗒——嗒嗒嗒——”一串充满节奏感的切菜声从厨房里传来。嗯,似乎动作还挺娴熟,难道表哥真的有两下子?我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走进厨房。只见他左手按着西红柿,右手拿着菜刀,菜刀在菜板上跳动着,如同指挥棒一般,在那“切菜协奏曲”的旋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一片片厚薄均匀的西红柿在菜板上整齐排列着,闪着晶莹的水光。


我越发好奇了,不自觉地又走近了一些。表哥切完西红柿,用菜刀一铲,西红柿们便站在菜刀边缘准备“跳水”,最后纷纷跃向它们的泳池——锅。不知什么时候,他手中又多了一个瓶子。瓶子在锅上方潇洒地走了一遭,一颗颗细小的晶莹剔透的盐粒像绵绵细雨般落入锅中,咕嘟咕嘟冒着泡的汤中随即浮起了一朵朵“白色小花”!表哥又拿起菜勺,在锅中翻动着。没想到表哥的烹饪技术还真不赖!干完这活,表哥从包装袋里扯出细面,放入锅中,面条打着转,在锅里跳起圆舞曲,最后,有条不紊地谢了幕……


几分钟后,一碗热气腾腾的西红柿面被端上桌来。刚一凑近,香气便扑面而来,充满了我的整个鼻腔。仔细看那汤,鲜红诱人;那面,白而细嫩。尝一口,虽然食材简单,但味道浓郁,让人满心舒畅,更重要的是,这是表哥在我面前的烹饪“首秀”。


我喝着汤,吃着面,冲“大厨”感激地笑了笑,大厨擦拭着菜板,也对我报以一笑……


指导老师:苏雯雯





张静老师点评:


本文的小作者用幽默的语言记述了表哥煮西红柿鸡蛋面这件事,观察细致,体会深刻,并且让我们见识到其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


本文有两个亮点,首先是文章的结构布局。从一开始的怀疑、不屑,到最后的好奇甚至惊艳,这样先抑后扬的写作手法让文章有了反转的味道,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第二个亮点就是通篇的精彩描写。这里尤其出色的就是在描写表哥切西红柿和烧煮的这个过程:“菜刀在菜板上跳动着,如同指挥棒一般,在那‘切菜协奏曲’的旋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西红柿们便站在菜刀边缘准备‘跳水’,最后纷纷跃向它们的泳池——锅”“面条打着转,在锅里跳起圆舞曲,最后,有条不紊地谢了幕”……一系列拟人修辞手法运用得相当得心应手,画面感十足。一碗普普通通的西红柿鸡蛋面,在小作者笔下仿佛成了一道米其林餐厅大厨的星级美食,让人不由产生了一饱口福的欲望呢。



#2

奶奶志愿服务队



宁波市鄞州区华泰小学教育集团东校区307班   徐菁


2.png


我们小区有个“奶奶志愿服务队”,她们的平均年龄六十多岁。无论春夏还是秋冬,我都能看到她们身着红马甲,臂戴红袖套,手持长铁钳,在小区各个角落认真地搜寻各类垃圾的踪影。纸巾、盒子、矿泉水瓶、烟蒂等,她们都会做好垃圾分类,然后一一装进垃圾袋。奶奶们忙碌的身影已然成了小区里一道最亮丽的风景线。


我家住在一楼,三楼的邻居奶奶是志愿队的队长。因此,只要她们有行动,我就能透过落地窗一眼看到。多少次,奶奶们顶着烈日,汗水浸湿了她们的衣衫;多少次,她们冒着大雨,寒风吹乱了她们的白发。每当这个时候我就会想:如果生活中少一些乱丢垃圾的不文明行为,那该有多好哇!这样,奶奶们就不用那么辛苦了。


我们现在都在提倡垃圾分类,保护生态环境,我想这不仅仅是志愿服务队的任务,更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让天更蓝,让水更清,让花更艳,让草更绿,让我们的地球变得更加年轻美丽。


指导老师:董素素



张静老师点评:


在记叙文中,人和事往往是不可分的,而写人为主的记叙文,就是要通过一件或几件事,来表现人物的一种或多种品质。


徐菁同学的这篇文章,通过记录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的“垃圾分类”这件事,来刻画“奶奶志愿服务队”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的人物形象,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小中见大”。


文章一开始就对奶奶们的形象进行了描写:“身着红马甲,臂戴红袖套,手持长铁钳”,这样的描写与人物特点以及文章的中心思想紧密配合,使人物的形象更立体丰满了。


再来看第二段,小作者选择了几个场景:“多少次,奶奶们顶着烈日,汗水浸湿了她们的衣衫;多少次,她们冒着大雨,寒风吹乱了她们的白发”,这里抓住关键性的、最有意义的动作和场景来写,很有感染力,也让我们感受到了志愿者奶奶们的不易。


文章的最后,也是全文的升华部分,小作者不仅关注了时事热点,还以此来呼吁更多的人加入垃圾分类、爱护环境的行列,这样立意就更深刻了。


#3

人人都来“搭把手” 


宁波市翰香小学501班   黄子珊


3.png


有个神奇的物件,不知何时“从天而降”到了我们小区边上,我同它的第一次邂逅,是在和妈妈一起去超市的路上。它是一个大柜子,蓝色的油漆涂满了全身,五个窗口上分别写着“纸类”“织物类”“塑料类”“玻璃制品”“金属类”,正中间是一个大大的触摸屏,上面写着“搭把手”。我对这个大家伙非常好奇,特意去了解了一下。原来“搭把手”就是可回收垃圾收集站,其中废弃的书报、纸箱属于纸类垃圾,可以再生造纸纤维,减少树木的砍伐;玻璃制品回收后,可以重新回炉打造,大大节约了制作成本;矿泉水瓶等塑料制品,可以破碎、造粒,改造成再生塑料……“搭把手”能起这么大的作用啊!从此以后,我常常会乐此不疲地把家里的废旧用品像蚂蚁搬家一样搬运到“搭把手”那儿。


后来,学校也有了一个“搭把手”。我们把可回收的垃圾分类后投入其中,还可以赚取班费呢!这下子,我“捡垃圾”的热情空前高涨,每天晚上去跑步的时候都会随身带一个小手电,一边跑一边留意草丛里、垃圾箱旁有没有塑料瓶、易拉罐。妈妈说我是个小财迷,可我既做了公益又赚了钱,何乐不为呢?


有一次我出门跑步,看到一个爷爷正在扔垃圾,眼尖的我一下子就看到他手里的两个酒瓶,他正准备把酒瓶扔到黑色的垃圾桶里。我阻止了爷爷:“我帮您扔,废弃的酒瓶还可以赚钱呢。”果然我的话让他也提起了兴趣:“真的?带我去看看!”于是,我把他带到了“搭把手”面前,教他怎么操作,向他介绍怎么利用这个好东西来节约能源,并给自己创收。就这样,“搭把手”又多了一位新成员。


“搭把手”,正如它的名字一样,只要人人都来搭把手,从力所能及的小事搭把手,天会更蓝,云会更白,我们的生活也会更加美好!


指导老师:丁雁




张静老师点评:


这又是一篇极具时代感的文章。同样也是“垃圾分类”的主题,这篇就像是“升级版”,将人工化与智能化相结合了。当然,本文的主要目的并非为了宣传这个“搭把手”智能回收箱,而是希望通过这个“搭把手”,来呼吁更多的人一起搭把手做好垃圾分类和回收,可谓一语双关。


文章第一段是对“搭把手”的外形、颜色、功能等的介绍,描写得十分翔实,让我们对这个新物品有了一定的了解。既然是状物作文,除了描写外观之外,该如何使用,如何在生活中体现这个物品的作用?接下来,文章的二三两段通过两个事例来为我们作了解答。


第二段中,小作者通过亲身体验来印证“搭把手”既好用又能赚钱这一特点,把自己的感受融入到了物体中;第三段,小作者通过教他人如何使用“搭把手”来说明这个智能回收箱实用易操作的特点,让我们也感受到了科技进步、社会发展所带来的便捷。


文章的最后,小作者直接点题——“人人都来搭把手,从力所能及的小事搭把手”,这样的总结紧扣主题,具有号召力。

上一篇:没有了下一篇:可恶的蚊子 | 一只螃蟹的冒险之旅 | 雪 @ 小星星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