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班的“连珠炮” | 逃跑的头发 | 瓶盖吸住了硬币 @ 小星星乐园

发布日期: 2021-01-07 点击次数: 732

图片


图片


(点击下方音频聆听本期节目)


小星星乐园 2021-01-06(剪辑1).mp3

图片

我们班的“连珠炮”

宁波市鄞州区惠风书院503班  刘羽泽


图片




一套合身的黑色校服,一枚精致的粉色发卡,圆圆的脸上,那双灵活的大眼睛像是会说话似的,这就是我的同桌,我们班的“连珠炮”——涵玉。
    
她最喜欢摆弄笔袋中的小玩意儿。笔被她当成宝剑,胶带被她当成宝玉,她常常自导自演着一场场小剧。这些文具每隔两三天就会换一批新的组合,从来没有重样过。

令人印象最深的却是她连珠炮一般的语速,而且还有三种频率呢!
    
昨天,这位收藏家又多了一块“和氏璧”——我的那卷胶带。她高兴坏了,双手捧着胶带定睛凝视,仿佛那不是一卷胶带,而是一块品相极佳、毫无杂质的美玉。只见她的眉头一点点舒展开来,嘴角一下子扬了上去。欣赏了一会儿后,她才小心翼翼地把美玉放到桌子上,低着头继续仔细端详。突然,她猛地抬起了头,赞美之词像一条小溪缓缓地流了出来:“哈哈,我终于得到了这卷胶带,这洁白的外壳,衬出别致的内芯,让人不由得联想到了美玉,中间的小孔好似精致的玉孔一般,而且还……”看来她对这个宝贝真是爱不释手哇!
    
可上周,因为她最爱的自动铅笔坏了,她的语速又转换成了另一种频率。她皱着眉头,瞪着眼睛,咬着牙,带着惋惜的语调说:“唉,这么宝贵的东西,我怎么一不小心就给摔坏了呢?实在是太可惜了,唉……”她悲伤地感叹着,那些话像一条湍急的河流冲破了堤坝,悲叹一句接一句,没有休止……但很快,她就调整好了情绪:“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也许并不是一件糟糕的坏事,可能会有转机呢!话说……”她又重新欢快了起来,这时,她的语速是微快的。
    
你们以为这就是她连珠炮的最快速度吗?并不是!上个星期三,涵玉迈着沉重的步子走进教室,眼睛像鹰隼一般锐利地盯着班上所有的人,随后拿起一支断笔,拍在桌上,怒气冲冲地喊道:“是谁?谁摔坏的?我不管是谁,被我查出来一定严惩!有谁知道线索,速速来报,重重有赏!”我们被吓得大气不敢出,很快“犯人”就主动“投案自首”了,原来是平时就不安分的“蹿天猴”——王同学。我们闭上了眼,不敢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可谁知,涵玉只是轻轻打了他一拳,假装严肃地说:“下次不许再这样了哦,如果再犯,可真要严惩不贷了!”我们这才明白,虽然她一开始说的话像海浪般猛烈,可原来这连珠炮发射的是“糖衣炮弹”啊。
    
我们都喜欢她涓涓细流般的温柔,也喜欢她大江大河般的豪迈,也有些害怕她的炮弹,可每次发射出来时,我们才知道:哦,原来这炮弹是甜滋滋的呢。

指导老师:徐水萍


李亚红老师点评 


这是一篇描写人物的习作,写人物的文章最重要的是要把人物的特点写鲜明。

本文的作者通过主人公涵玉讲话的语速来体现人物特点,文章列举了三件小事,并分别用三个比喻句来形容她语速的三种频率:

一个是当她拿到喜欢的胶卷带时兴奋的频率——“赞美之词像一条小溪缓缓地流了出来”;

一个是当她的自动铅笔坏了时悲伤的频率——“那些话像一条湍急的河流冲破了堤坝”;

还有一个是当她发现笔不知被谁摔坏时,怒气冲冲的频率——“说的话像海浪般猛烈”。

这三个比喻句增加了文章的趣味性与可读性。另外,在描述语速的频率时作者又添加了主人公动作与表情的细节描写,比如描写兴奋的频率时,“她的眉头一点点舒展开来,嘴角一下子扬了上去”;描写悲伤的频率时,“她皱着眉头,瞪着眼睛,咬着牙”;描写怒气冲冲的频率时,“迈着沉重的步子走进教室,眼睛像鹰隼一般锐利地盯着班上所有的人,随后拿起一支断笔,拍在桌上”。这些细节的运用,使得文章内容更加饱满,人物形象更加丰满。一个性格直爽、乐观与豪迈的女孩子形象跃然纸上。





逃跑的头发

宁波国家高新区信懋小学201班  王屹丞


图片


妈妈有一头又黑又长的头发。有时,头发被妈妈扎成一束,在她脑后甩呀甩,好像在跳舞;有时,头发披在妈妈的肩头,像一片黑色的森林,很安静。

最近妈妈很苦恼。有一些头发越来越不听话,从妈妈的头上偷偷跑了出来,有几根跑到了梳子上,有几根跑到了地板上,还有的在枕头上,在妈妈走过的路上……

于是,我常常看着妈妈的头发发呆:黑头发,你们跟我一样,不喜欢安静地待着,总想着去外面四处奔跑,真是太调皮了!

指导老师:陈瑛


李亚红老师点评 


    
这篇文章看上去很短小,读起来却非常有意思。首先我们来看它的标题——《逃跑的头发》,作者把头发赋予了人的形态,“逃跑”两字体现了头发的调皮,这样的表达使得头发在读者眼里不再是固有的物体,而是调皮贪玩的孩子。这就使得整篇文章有了灵气。
    
第一段在描写妈妈头发的时候,作者用了一个拟人句:“有时,头发被妈妈扎成一束,在她脑后甩呀甩,好像在跳舞”,又用了一个比喻句:“有时,头发披在妈妈的肩头,像一片黑色的森林,很安静。”简简单单的两句话,让文章更加生动形象。
    
第二段,作者用“有……有……还有”,把头发到处乱跑的地点串联起来,写出了头发的调皮,言简意赅。
    
最后一段,呼应文章的标题,条理清晰,结构完整。
    
这篇文章的最大亮点是,语言非常符合这个年龄段孩子的特点,很真实,特别有童真童趣!






瓶盖吸住了硬币

宁波市镇海区中心学校三(3)班 王孜辰



图片

今天上午,奶奶家窗台上的一个饮料瓶和一枚硬币引起了我的注意,我打算做一个小实验。


我拿起饮料瓶,在里面装了点儿水,然后把硬币放进瓶子里,盖好瓶盖,倒过来,等了一会儿又倒回去,看看硬币会不会被瓶盖吸住。哈哈,瓶盖竟然真的吸住了硬币!我赶紧把瓶盖拧开,可是,就在拧的一瞬间,硬币掉了。“这吸住的时间也太短了,有没有办法让时间变长一点儿呢?”我自言自语。


突然,我灵光一闪,想起了吃过的盐水棒冰,当时棒冰还把我的手指粘住了。加入盐和冰会不会延长瓶盖吸住硬币的时间呢?于是,我在水里加了一勺盐,又放进了几块小冰块,摇晃均匀。我再次把硬币放进瓶子里,盖好瓶盖,结果硬币就像被磁铁吸住了一样,牢牢地吸在了瓶盖上,比刚才吸住的时间长了很多。


我兴奋极了,赶紧让妈妈帮我拍下视频,去请教科学老师。科学老师告诉我,盐和冰混合起来就是一种起寒剂,能迅速吸收热量,降低温度。因为硬币是金属,温度变化非常快,会立马结冰和瓶盖粘连。


原来,小小的实验里包含着这么有趣的科学知识,真是让我长见识了!


指导老师:朱丹唯



李亚红老师点评 


    

这是一篇很好的科学实验小作文,小作者的描写很有层次,首先写了两次实验的过程,然后通过科学老师的话揭示了实验背后的科学原理,层次分明,条理清晰。

    

在描写实验过程的时候,小作者观察很仔细,而且非常善于思考。当发现第一次实验效果不是很理想,瓶盖吸住硬币的时间太短时,作者马上联想到了吃棒冰时棒冰把手指粘住的事,然后根据自己大胆的猜想调整了实验步骤,第二次实验终于成功了。在描写瓶盖吸住硬币时,作者用了一个比喻句:“硬币就像被磁铁吸住了一样”,增加了文章的趣味性。

    

在这里,特别要表扬一下小作者王孜辰同学,除了作文写得好,还有对事物钻研的精神,使得这个实验有了更深远的意义。


上一篇:没有了下一篇:可恶的蚊子 | 一只螃蟹的冒险之旅 | 雪 @ 小星星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