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宁波学生都会觉得课堂有些“不一般”。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原本的开学计划,教学活动从“线下”转到“线上”。面对全新的“网课”教学,身在湖北心在宁波的老师,会有怎样的感人故事。
她用手机批改了一个月作业
马宏青,鄞州区江东实验小学英语老师,教六年级。春节前夕,马宏青前往武汉市武昌区,与家人过年。如果不是这场疫情,这段时间,应该是她重返校园的日子。
马宏青的学生至今还不知道,这个每天批改作业到深夜的英语老师,目前仍被困在武汉。“说了,还要替我担心。所以没跟孩子们讲。”
2月10日起,她积极投入到学校线上教学工作中。校长怕她工作太忙,抵抗力下降,减了很多工作量。但马宏青说,自己真的不觉得辛苦。相反,忙碌让她暂时忘记了自己身处“疫区”中心。唯一觉得吃力的就是批改作业。因为她没有电脑,只有一部手机。学生的语音作业,需要一个个听后,做好反馈,指出不足之处,有时候网络不够畅通,打开视频音频的速度比较慢,要耐心等待。
学生的写作内容,上传后需要逐字逐句地批改。英语字母学生写得太小,看不清,需要放大。但手机屏幕太小,一放大后,需要圈画的地方又在屏幕外。马宏青说,虽然眼睛看得比较费力,但只要孩子们能有收获,自己就心满意足了。
还有几个月,马宏青教的这群孩子就要小学毕业了。她说,她从来没有这样盼望着开学,盼望着和学生们一起走过小学生活的最后三个月,一起迎接充满花香的幸福明天。
武汉“夫妻档”上阵战网课
宁波大学商学院教师王启仿承担两个本科班的《经济应用写作》、一个继续教育班的《微观经济学》、一个留学生的全英文《国际经济贸易地理》,三门课授课对像和授课语言各不相同。
考虑到留学生分布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还有时差等困难存在,他将留学生班“签到”时间设置为滞后中国时间24小时。每次在微信群发布重要通知时,他会在群里发红包,同时发布重要通知,他笑言,这是他屡试不爽的“小窍门”。
而他的妻子——宁波大学商学院教务办主任江蓉,作为学院教务办主任,她要做好商学院344门课、133位任课老师、近3000名中外学生的网课“后勤保障”。她回忆道,那段时间里她和老师们是“满世界在找学生”,其琐碎复杂之程度“难为外人道”。
江蓉主动自学线上教学技能,自编自制操作手册和视频,在学院工作群随时解答老师们的各种疑问。很多老师在线上教学准备过程遇到平台操作困惑,都会想到联系她,她不厌其烦地给予老师们指导解决,被老师们戏称为网课“高级技师”。
把“疫情防控”结合到课程中
李雷,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商务学院教师。1月16日,他回到老家湖北武汉,没想到疫情让他被隔离在家中。虽然被隔离在疫情重点地区,李雷始终惦记着自己的教学任务。
李老师此次回武汉没有带教材,这给他的教学工作带来不少困难。于是,李老师通过图书馆向出版社索取电子教材,几经周折,出版社只愿提供部分章节,他又求助和自己上同一门课程的老师把剩下的章节拍成照片发送过来。
在线教学过程中,李老师因势利导,把“疫情防控”结合到课程设计中。在讲课时,他从《网上看病也能报销!互联网医疗首次纳入武汉医保》的新闻引入,对医疗保险的作用、缴纳方式、医疗费用如何补偿等问题进行了详细讲解。同学们都为这样内容“硬核”、讲授明了的网课点赞。
不仅如此,李雷还用一个月的时间制订《大学生就业指导》和《国际物流》两门课程的课程标准。作为学院推荐的就业导师,他为毕业生开设“线上就业讲座”,开展就业形势解读、简历制作、面试技巧、职业规划等线上指导工作。
比学校要求提早一星期开课
江城,浙江万里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专职摄影教师,虽然被隔离在武汉,但江城始终惦记着他的课程。2月18日,江城的摄影课程正式上线直播,这比学校要求的线上开课提早一星期。
本学期江城承担《摄影》和《广告摄影技术基础》两门课程,疫情期间首次尝试视频直播教学。对于学生个性化的留言,江城会及时回复,共性的问题就会汇总到周五晚上进行在线视频答疑。
在线答疑环节,江城在电脑边的沙发上摆出一个小“摄影台”,放上静物,用手机镜头紧贴照相机取景器的方法,带着学生通过“第一视角”学习“光圈”和“快门”的知识。所有学生不仅可以清楚地看到每一个实验操作,甚至还能“亲眼”看到取景器里面的曝光参数情况,就是提前需要做很多准备。
菜花田里直播,听取蛙声一片
沐浴着和暖的春风,坐在竞开的油菜花田里,耳畔是一片蛙声,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的漆良涛老师开始网络直播讲授《工程材料及形成技术基础》。
这一幕发生在漆老师的老家湖北潜江市的一个小山村里。年前回老家过年的漆老师,疫情暴发后一直未能返回宁波。老家没有无线网络,为了不耽误上课,他专门购买60G移动流量包。直播课对信号要求高,为了找到最佳上课地点,漆老师四处找信号,最后发现家门口的油菜花田里的网络信号最好。“同学们一边学习理论知识,一边也跟我一起感受田园风光,大家的心情都很不错。”漆老师乐观地表示。
(来源:《现代金报·宁波教育》、相关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