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趣事两则
余姚市兰江小学 谢利波 2017-06-01
前年9月, 40个单纯可爱的孩子成为了我的新一批学生。见识了他们的顽皮,领教了他们的斗胆,喜欢他们的坦率,害怕他们的较真。稚子耿直难含蓄,语不惊人死不休,将近两年的相处,我对他们是又爱又“恨”!春去秋来,寒来暑往,课堂上时时上演着一幕幕令人捧腹的喜剧。 故事一 小朋友XX生病了,一周没来上课。第二周周一来上课的时候正赶上测试。尽管XX落下了好几课,也没做课堂练习,可是他依然得了满分。我当着全班小朋友的面表扬:“你们看看,XX小朋友一周没来学习,还是考了100分,你们每天在学习的,没有考到100分的,可要好好反思哦!”这时,XX站起来,表情一本正经,用略带征询的语气问:“老师,那你不认为他们也许是被你教笨了吗?”我一时语塞,顿觉困窘。 事后,我也在反思,XX小朋友说的话确实也有道理,自己只看到了XX没有来学习却考到了100分,自以为是XX在病中依然坚持学习或是天资聪颖,却没有认识到其他没有考到满分的学生没有认真学习只是一种可能性,也许还有其他原因,或许是天资确实与优秀的孩子有差距,或者是自己真的把他们教笨了。 所以很多时候看待事物的角度不同,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老师不能自以为是,不要一厢情愿,以为自己认定的就是真理。多一些换位思考,看到的也许有假,听到的或者是虚,想到的还得反复斟酌。 故事二 在批改作业的时候,看到一个孩子写了这样一句比喻句:一望无际的天空就像一个大棋盘。我一时兴起,就利用试作业讲评的时间给学生讲起了一副与之相关的对联:天作棋盘星作子,谁人敢下?地作琵琶路作弦,哪个敢弹?言语之间多有仰慕之意,感叹此副对联对仗工整,语气豪放,堪称绝对。 听后,一男孩跃跃欲试,站起来大言不惭:“老师,这样的对联我也能对!” “哦?”我抱着好玩的心态允许他“献献丑”,博大家一乐! “头做土豆手作刀,谁人能切?” 男孩清清嗓子,大声念出,一边说,一边还举起手掌做了个切脖子的动作。顿时课堂内一片哗然,笑的笑,跳的跳,有的说他胡扯,有的夸他高深。 “果然高明啊!XX同学, 老师也深感佩服!”虽然我已经预料到结果,但仍然哭笑不得。也许这个孩子的自创对联有不当之处,然而细细一回味,却也觉得才思敏捷,不失为一种机智。抛开对经典的尊崇和对大师的膜拜,也未尝不是一种大胆的尝试。创新永远不是口头上的大刀阔斧,应该是是实战中的摸石头过河。 平息了课堂上的哄笑,我继续拓展,鼓励孩子们可以运用想象,做出恰当新奇的比喻。我举了另一副对联:井里蛤蟆穿绿衣,锅中螃蟹着红袍。告诉孩子们这副对联的妙用就是将穿绿衣服的人比作了井里蛤蟆,讽刺那个人如井底之蛙,见识浅薄,将另一个穿红衣服的人则比作了锅中螃蟹,暗示不管怎么横行霸道,一上锅就再无还手之力,只能任人宰割。 班里另一男生高举双手,还没等我允许就兴奋地大声嚷嚷:“老师,老师,我发现今天你就是锅中螃蟹呢!” 我低头瞅了一眼自己大红色的外套,无言以对。没想到用心良苦的一次拓展成功地让自己中招。我俨然成了再无还手之力的“熟螃蟹”,而且还有苦难言,谁叫自己给自己下了套呢!孩子的童言无忌有时候确实让人招架不住,可是既然为人师者,也只好发扬风格,大肚能容,一笑了之了!
指导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