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标尺

宁波市洪塘中学 九 1班 龚晓婷 2023-10-07

  亘古间,流水匆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那天仙狂醉的李白,一生不羁的风;那贬谪异乡的苏轼,一辈子豁达的云;那国破家亡的李清照,半生柔情半生豪爽;还有少年成名的王勃,二十七载灿烂辉煌的刹那。

  那么,每个人的人生会一样吗?全球七十多亿人口,每人都是不同独立的个体,有着七十多亿个人生轨迹,它们交织,它们相融,但不会复制雷同。也许很多人认为可能会有巧合,但七年级的知识告诉我们:读数时要估读,因此会有误差。七十几亿的人,每人画一条所谓1cm长度的线段,用不同精度的仪器去读数,误差有大有小,因此,人们是画不出准确或者是相同长度的“1cm线段”,连一条小小的线段在七十几亿中都不可能相同,更何况几十年的人生。

  也许人们普遍想知道,一个所谓完美的、幸辐的人生,是否有什么标尺去衡量?是不是非要达到某个水平,才算的上“正常的人生”、“完美的人生”?

  李白年轻时,有远大政治抱负,愿“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但权贵不容他,遭谗言去职,他便游历山水,羡神仙,向往林泉,他一生写下无数诗篇,不拘一格豪爽风流,浪漫主义在他的笔墨之下有了“形”,被文字承载。这也许,是人们眼中“自由的人生”。

  昔日苏轼,贬谪多次,这莫非就是“失败的人生”了吗?他为后人留下了“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等著名诗句,在绵延了五千年的诗作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人生虽不及诗仙潇洒,却甘于在黑夜静待黎明,这也许,是人们心中“豁达的人生”。

  但是,难道“自由”和“豁达”的标尺,就是非要经历李白和苏轼的人生,才算得上吗?我认为,这不是“自由”,也不是“豁达”,这是“李白”和“苏轼”,这是李白的人生,是苏轼的人生。

  生活中,人们有了事业、学业的挫折,但只要不退缩,勇敢面对,“像”苏轼那样看淡,这就是“豁达”;当人们淡泊名利,追求自我,放过自己,这就是“自由”。

  我们的人生,以自己命名,无需用他人口中的理想标尺来衡量自己的一辈子,填不尽海的精卫,难道就比扶摇九万里的大鹏不堪吗?每个人都有一束阳光,能让人生的玫瑰,肆意绽放。

  如果人生有标尺,那标尺的名字,应该叫“自定义”。


指导老师:肖红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