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学生一轮明月

宁波市北仑区高塘学校 郑依云 2023-05-24

  一个在山中修行的老法师月夜散步回来,碰上了一个小偷正从他的茅屋里往外走去。他知道小偷在茅屋里找不到值钱的东西,便脱下身上的大衣披在惊魂未定的小偷身上说:“你走老远的山路来探望我,总不能让你空手回去呀!”望着消失在夜色中小偷的背影,老法师感慨地说:“可怜的人啊,但愿我能送一轮明月给你!”第二天早上,老法师看见那件披在小偷身上的大衣叠得整整齐齐地放在门口。老法师高兴极了:“我终于送了他一轮明月!”

  这个故事,老法师独特的教育方法让我们折服。小偷在老法师的关爱下,改正了偷窃的陋习。他这种独特的教育方法,远比大声训斥、当面指责、讽刺甚至挖苦高明多了。他的教育,尊重了人格,体现了教育的真谛。由此,我想到了教师的行为对学生品格的影响。

  平时,我们在训斥学生的时候,我们是否该反思一下:我们是否站在学生的角度替学生思考呢?我们的行为,是否伤了学生的自尊心了呢?

  “爱之深,责之切。”我们深深地爱着自己的学生,关注着学生的言行,为他们的成长而快乐,为他们的进步而雀跃,为他们的颓废而心痛,为他们的犯错而气恼。总希望他们朝着我们指定的方向前进,而对于他们的犯错,我们常常会不择手段地批评他们。

  在学生教育的整个过程中,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甚至一句口头禅,都在不知不觉之中影响着学生。也许我们自己丝毫没有察觉,而学生可能会记住一辈子。

  在我的为师之路上,曾经有过几次不堪回首的教育失败记忆。因为我的言语导致学生自尊受损,因为我的行为导致学生行为叛逆。那是我初为人师的鲁莽与粗俗……

  在农村,品质恶劣的学生不少,而我又年轻气盛。于是有了很多错误的教育行为——叫家长、写检讨、抄课文、跑圈子……凡是我能想到的惩罚方式几乎全用上了,还觉得不消气。

  因为我错误的教育方式曾经有意无意地伤害过不少学生,记忆最深的是小达。由于他不爱做作业,行为习惯差,我几乎天天批评他。我经常不顾他含泪的请求,三天两头就把他的父亲请到学校,或亲自扭送他回家,夸大其词告状,结果他常常被父亲打得青一块紫一块。最让我头疼的是他的偷窃行为,有一次因为他强辩,我恼羞成怒,强行把他从座位上抓起来示众以维护所谓师者的尊严。然后把他父亲叫来,结果在办公室他被他父亲拳打脚踢,父亲甚至用香烟火烫他脸蛋,叫他跪在我的面前,惩罚他不许吃饭,导致他辍学两天,而那脸上的伤好多日才恢复。稚嫩的脸上留下了火烫的伤疤。我想这伤是落到他心里去了,也落到了我的心里。我反省自己:批评学生的时候我注意自己的行为了吗?他品行不好是因为他生下来就失去了母亲。多年后听别的学生说他入狱,又听说他狱中撞墙自杀,我内心的痛楚无法表达。为自己当初的行为对他造成伤害而懊悔不已。尽管他的堕落有多方面的原因,但我总觉得自己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如果我当初注意点批评的方式,用正确的教育方式,或许我今天不会有这么深的自责。

  由此看来,对学生尊重、理解、信任是教育的前提和保证。

  我们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语、行为对学生产生的影响。

  当然,我也有过很多成功的事例。成功的事例使我深深地体会到了正确的教育理念、正确的教育方式的魅力。

  已经毕业的周同学曾经是我们老校长结对的孩子。“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对他这样的孩子训斥不会收到什么奇效,急功近利的想法是非常不现实的。只有着眼“润物无声”的效果。

  我放下“宣讲大义的讲稿”,不居高临下地说教。也走下了“威严的神坛”。

  我时常提醒自己的教育行为不要出格。我经常牵着他的手,和他聊天,了解他的心里想法,感受他的内心世界。批评时不是简单粗暴的呵斥,而是将心比心的引导。当教育找到突破口就如同在沙漠中寻找到了一片绿洲。一次次的批评教育后,他开始慢慢地改正各种陋习。

  我们教师要自身言行为表率,为学生提供学习榜样。“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法国大文豪雨果说:世界上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灵魂。教师要做好学生灵魂的工程师,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来熏陶学生的行为,为人师表,以身作则。

  让我们去更多地倾听、更多地理解、更多地包容、用孩子的眼光与内心。

  为学生送去一轮明月,留自己一潭清泉!

指导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