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采撷一路歌

鄞州区石碶街道栎社小学 王月姣 2017-06-01

英国诗人雪莱说:“诗是神奇的东西,它既是知识的圆心,又是它的圆周;它包含一切科学,一切科学也必然溯源到它;它同时又是一切其他思想体系的老根和花朵。” 由于对诗歌的热爱,在培训报名时,我选择了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组织开设的“浙江省中小学语文诗歌教学研修班”。在桂花香飘九月的诗意季节,七十多位和我一样爱读诗爱写诗的同行们相聚在宁波大学。这次培训中,冯铁山教授的“让诗意温暖孩子的心房——童诗课堂的建构和实践”这节课让我着实喜欢,他以典雅的语言、幽默的教学风格深深地吸引着我们,就如同一块强力的磁铁。冯教授以一首《我羡慕妈妈》的MV开场,营造了温馨的氛围,一系列的问题一一解析:什么是童诗课堂?为什么要建构童心课堂?怎样进行童诗课堂教学?我们这些坐在底下的学生们时而静静地聆听,时而和冯老师互动,和小学生们一样认真地读一段段精致的文字。冯教授告诉我们:儿童诗是童心的自然歌唱,是童眼的纯真表达。他还举了大量的例子,让我们在童诗中找童心,“晚上我上床,最后一眼看到你正在忙,天亮我醒来,睁开眼睛看到你还在忙。微笑的妈妈。你不睡觉吗?”简单质朴的语言中,我们见识到了小诗人对妈妈浓浓的爱。在这个烟雨朦胧的下午,我们在冯教授的引领下,领悟到了诗意课堂不单单是一句口号,它就该真实地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的每一节语文课上。诗歌是世界上最美的花朵,历来都有“语言之母”的美誉,是纯净孩子心灵的绝妙的语言工具。而孩子就是天生的诗人,若我们能够引导他们对大自然的花花草草、天空中的日月星辰……产生前所未有的兴趣,通过对生活中一点一滴地仔细观察,以童心看世界,用看似简单的文字道尽世间万物的美好,该是一件多么惬意的事呀。在冯教授的博客上,我看到了这样一段文字:“少年儿童天真未泯之时,最需要教导,也需要倾听。用什么东西教导,用什么方式倾听,这是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的现实问题。孩子如花朵尽情吮吸新诗教的阳光雨露,生命之花绽放得如此灿烂,如此引人注目,如芍药、如牡丹、像水仙、像腊梅……面对如此灿烂的桃李,千万不要关闭你的耳朵,让我们屏息凝神地听吧,你一定会听见如诗如画美妙无比的声音。”刹那间,我感到了肩上的重担,在学校的社团活动课中,我负责教二到四年级的“小豆芽”们写儿童诗,也一直自诩是个童心未泯的“孩子王”,但细细思索,我所做的与冯教授所言还相距甚远,“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啊!今后,我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平时自己多去选一些诗文来读,争取给孩子们做个榜样,在和他们相处的时候,尽量用诗意的语言构建课堂,希望我的这群小不点儿们多观察,善想象,勤练笔,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诗意的文字将在孩子们的笔尖上翩然起舞。听了冯教授的课,真的欣喜万分,我找到了那种久违的感觉——就像在大学图书馆的一角突然发现了一本寻觅了很久的好书。走在宁大的校园里,我呼吸着浓郁的桂花香,看着那些稚气未脱的脸,感受宁大浓重的人文气息的同时,我也特别羡慕那些学弟学妹们,能够常常聆听冯教授的教诲,而我只能听这一堂课。如果说冯铁山教授的课给我带来了欣喜,为我以后的诗意语文教学打开了一扇大门,那么,第三天艺术学院的沈浩杰教授则给我带来了深深的感动。我是北方人,普通话水平应该还不错,所以在讲座的开始,沈老师对语文基础知识的讲解并没太吸引我,可是当他把任志宏、李浩然、陈铎等优秀播音员对艾青先生作品的不同演绎播放给我们听的时候,我感到了播音艺术的魅力。他给我们讲述了关于朗诵的节律和行进问题、腔调问题、情绪情感问题、发生问题,以及如何给朗诵作品配乐。他很严肃地告诉我们不要迷信权威,但他和我们一起读起“为什么我的眼中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的那一瞬间,我觉得在我的内心,我把他当做了播音主持的权威!他为朋友录制的《我与地坛》,我闭上眼睛听了短短几分钟,就令我潸然泪下。沈老师还找来一些朗诵实例,让我们仔细观察鲍国安先生的神态,教我们如何在朗诵过程中迅速投情。在讲座结束时,应班主任王志凯老师和我们的邀请下,他为我们唱了一首《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的确,我们必须踏实地走好每一步,不管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告别宁大,我们满载而归。短短的三天培训,让我们受益良多。来的路上雨丝淅沥,回去时晴空万里。培训的过程不就是洗去心灵尘埃的过程吗?
指导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