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民心者未必得天下

横河初级中学七(5)班 胡班韶 2012-08-31

都说得民心者得天下,其实不然,一个皇帝想要稳坐天下单靠得民心是远远不够的,就拿建文帝朱允炆来说吧。 洪武年间,经过太祖朱元璋的整治,当时国家统一,经济得到了回复和发展。然而由于朱元璋生性多疑好杀,屡兴大狱,动辄杀怒,政治气氛非常紧张,文武大臣人人自危。建文帝对局势有深刻的认识,因此自即位开始就着手改革,改变了太祖朱元璋的一些弊政,史称“建文新政”,建文帝即位经一个多月,下诏全国行宽政,平反冤狱。据记载,建文朝监狱里的罪犯比洪武朝减少了三分之二,百姓安居乐业,对建文帝是感激不尽。正是这样一个百姓拥戴的好皇帝最后一样失了天下。 那么原因几何呢? 建文元年七月,燕王朱棣拉开了长达四年的叔侄之战,史称“靖难之役”。建文帝自信满满以为捉拿朱棣只是时间问题,但他明显低估了朱棣的能力。 靖难之役的失败,建文帝自己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孙子兵法》云:“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所以战争的胜负主要取决于作战双方天时,地利,人和,将领的才能以及法制管理制度。建文帝深得人心,人和已经处于优势,天时和地利也不处于劣势。因此,建文帝失败最主要是其领导能力方面的缺陷。 第一:建文帝唯唯诺诺,优柔寡断。这可以说是决定这场战争胜负最主要的因素。建文帝“生颖慧好学,性至孝仁厚”。这可以说建文帝是一位聪慧好学,讲究孝道,很老实的一个人,这是儒家所提倡的。同时,建文帝又很重用文人,其政权的核心人物是齐泰,黄子澄,方孝孺等书生气很浓的人,史称“秀才朝廷”。建文帝在这种环境下成长,不免变得“柔仁”。所以,他在“削藩”的问题上没有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以致于失策连连,致使燕王坐大。在战争爆发后,对齐泰,黄子澄一会罢黜一会起用;对朱棣也是想杀又怕杀,太讲究儒家的仁义道德。《明史》载:“(燕)王以十余骑逼庸营野宿,及明起视,已在围中。乃从容引弓,鸣角穿营而去。诸将以天子有诏,毋使负杀叔父名,卒相顾愕贻,不敢发一矢。”战争是无情的,而懦弱的建文帝却不许将士在战场上杀朱棣,致使朱棣多次绝处逢生。对敌人的同情就是对自己的残忍,终于,建文帝为自己的优柔寡断付出了代价——失国。建文帝他始终都陷入“犹豫”之中,不能果断的下决定,朝令夕改,致使朝廷上下都不知道该如何去执行命令。 第二:不能知人善任,而且赏罚不明。建文帝重用齐泰,黄子澄,方孝孺等人。这些都是文人,不懂得带兵打仗,且和建文帝一样,优柔寡断。在战争年代,一个国家怎么可以以文人为中心呢?在朱元璋诸杀功勋将领后,他没有适当的培养一些年轻有为的将领,以致于在战争来临之际,缺乏统兵之人。同时,建文帝对唯一一位还算有威望和势力的将领耿炳文进行处罚,而取而代之的是“赵括”式的李景隆,终至损兵折将,失城失地。但是建文帝却没有杀他以整顿军纪。最后,李景隆打开金川门迎朱棣。这可以说是建文帝自食其果,谁叫他不能知人善任呢?同时,对于还比较勇猛的将领如瞿能,平安,盛庸,铁铉等不能给以足够的权力,让他们去统兵,还要受李景隆的牵制,终至于城破。 第三:战术战略的失误。1.《孙子兵法》曰:“知己知彼者,百战不殆;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败。”因此,打仗一定要知晓本方和对手的情况,才能百战百胜。而建文帝呢?他既不知自己的实力如何,更不清楚朱棣的情况,因此他必败。2.建文帝只知道一味的强攻,不知道固守之道。他有人力和物力与朱棣消耗,而朱棣却没有。他如果固守城池,朱棣粮尽必然撤兵,这时出兵袭击其疲乏之兵,胜利指日可待。3.当朱棣打到长江边上时,他就已经放弃了,而不是暂时放弃国都南京,先撤退以图东山再起。因为,当时全国大部分的领土还是在建文帝控制之下的,他还有绝对的实力,还有能力与朱棣一较高下。如果这时他能吸取之前失败的教训,还是有可能击败朱棣的。然而,儒人的懦弱在这时表露无疑,他神秘失踪,不知是死是活。 因此,建文帝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他个人的问题。 作为一代帝王得民心固然重要,但少了一份帝王的霸气终究难成大业。
指导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