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史铁生

象山县文峰学校初三(8)班   姚禹彤


我是明朝时期工匠手下得意的建筑,古都北京五坛的第二大坛——地坛。高高的牌楼,雕梁画栋,大气的祭坛,金黄的银杏大道,一切都是那么端庄与美好。我曾是明清两朝帝王祭祀皇地祇神的场所。正午的艳阳放射出道道金光,铺洒在我的胸襟,显得我高贵典雅,气度雍容,且神圣静谧。

可时间一晃而过,四百多年过去了,我成了一座废弃的古园,荒芜冷落得如同一片野地,很少被人记起。这四百多年里,我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我静默着,麻木地经历着时代的变迁,命运的轮回,不吭一声,曾经的辉煌已不再,我只想着慢慢地老去。

太阳循着亘古不变的路途,越来越大,也越来越红,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我抬眸看见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摇着轮椅走近,他笨拙地在杂草树木间穿行,眉头紧锁,双腿无力地耷拉在轮椅上,嘴唇抽动着,眼眸红红的,好似马上就有泪水涌出。他委屈、愤怒、暴躁地扯着身边的杂草,转而又无力地捶打着自己残疾的双腿。

我静静地看着他,默默地陪伴着他,心里怅然若失,他似是触碰到了我内心最柔软的地方。一个二十刚出头的年轻人哪,正是奋勇向前,欢笑着奔向属于自己远方的年纪啊!可他的神情却是如此的悲凄、幽怨、失魂落魄。上天给予他苦难,命运对他是如此不公,他会放弃希望,自暴自弃吗?我想着。虽然我的辉煌已不再,但我真心希望这个年轻人可以成就自己的辉煌!于是,从那一天起,我便风雨无阻地陪伴着他,让他在人口密集的城市有一个宁静的去处,为他在金晃晃的空气中斜切下一溜阴凉,给他看露水的清澄,昆虫的活力,告诉他我虽荒芜但并不衰败。上天好似苦心安排我历尽沧桑,等待那个青年的到来,慰藉他、关怀他,同时宽恕我的没落,让我逐渐鲜活。如同宿命般,我的生命与他重叠,他笑,我便笑;他哭,我便静静地聆听。

他逐渐敞开心扉,他说他叫史铁生。多好的名字,钢铁的意志,向生的希望!他逐渐开朗,逐渐通透,他拿起手中的笔,勾勒出我的面貌,赞美我的灵魂。他开始写文章,拿了奖,渐渐成为一位颇有名气的作家。从此后他更勤奋地写作,看着他努力生活的样子,我欣慰地笑了。多好的年华,多好的静谧,多好的生命,存在即是意义非凡,存在即是美好的希望。

后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作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我被保护了起来,重塑了以往辉煌的样子,并向世人展现了与四百多年前外形相似但灵魂更通透的我。而史铁生也用残缺的身体,写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

我与史铁生的故事被他写成了散文,感动了几代人,我也因此成了北京文学地图上一处不可忽视的人文地标。


指导老师:钱敏飞


老师点评:这篇文章构思新颖,笔法巧妙,把人类对生命的思考和自然万物结合起来,以物观我,以我观物,告诉我们存在的意义。作者让物与人对话,在物与人、人与物的流转更替中,彰显着灵魂的互换、生命的流动。正应了卞之琳那句话:“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当我们以辩证的思想看待万物时,你会发现自然万物中寓含着大美。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