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甜的笑容回来了:每个孩子心底里都住着一束向上的光 | 师者文心

发布日期: 2022-11-21 点击次数: 312

师者文心


●宁波市海曙区古林镇蜃蛟小学 沈文琴


微信图片_20221121135647.png

甜甜是个特别爱笑的女孩子,浅浅的梨涡盛满了天真。课上,常常看到她声情并茂的朗读;课间,她也常常笑眯眯地拿着语文书来请教些稀奇古怪的问题,尽管有时候表达得有些语无伦次,但也总在我笑眯眯的解答中保持着浓浓的学习热情。解答完毕,她翘着两个小辫儿、一蹦一跳回座位的背影,一副心满意足的样子。看背影也能猜出来,她的脸上挂着甜甜蜜蜜的笑。


可是,最近甜甜的笑容不见了。


“沈老师,我真是拿我们家甜甜完全没有办法了!现在她在家里什么作业都不做,让她做作业就开始乱发脾气,大哭。各种方法都试了,一点用都没有!还跟我说什么不想上学。真的不知道怎么办了!”甜甜爸爸打电话跟我诉苦。


“咱班里的甜甜同学,最近这段时间,上课自顾自撕纸,完全不听课,叫她交作业,她绷着脸在位置上一动不动,这可怎么教?”其他学科的老师也发愁,“有时候只是叫她一声,她就大哭起来,课都没法儿上,是不是建议家长带去看看心理医生?”


这是怎么回事?虽然甜甜在作业上确实比较拖拉,但也不至于严重到这种地步吧?一看这一星期的作业上交记录,甜甜不是晚交就是不交,催了几遍也是拖拖拉拉,躲躲藏藏。即便交上来了,作业本上的字迹也是潦潦草草,难以直视。甜甜这是怎么了?


我忍不住把她叫来办公室,皱着眉头说:“甜甜,你最近的作业是不是跟老师玩起了捉迷藏啊?沈老师可真是想念你那整洁的字迹,还有你灵动的语言呢。”我说得很真诚,继续看着她的目光,渴望找到曾经熟悉的那一抹笑意。可惜没有,她木然,不说话。


也许是我的诚意触动了她的表达欲望,第二天收上来的家校联系本中,我看到了甜甜略显潦草的字迹:“沈老师,我最近发现我的神经很敏感,想哭,但哭不出来。还有,我听到爸妈对我说那些大道理时,就特别不想上学了。最近,我放学后作业也写得特别晚……”愿意主动表达了,一定没有想象的那么糟!于是,第一节课下课,我便邀请甜甜坐在一处安静的走廊长凳上聊聊天。


“甜甜,沈老师发现你最近笑容少了,是不是有什么不开心的事?”我关切地问。


“嗯……嗯。”她还是木然地点点头。


“是因为作业总是做得很晚,感觉很累吗?”等了许久她不说,我只好开始猜。


甜甜点点头,支支吾吾地说:“嗯……作业总是写得很晚,爸爸妈妈在旁边说一堆大道理,没完没了……好烦!他们不知道这样只会让我觉得更难受吗?我也想快点写完作业呀!”说着说着,她似乎把心里的烦恼一股脑儿倒了出来。


我看她情绪稍稍平复了些,便耐心地对她说:“甜甜啊,我们最近学习了《丁香结》这篇课文,就像宗璞所说,人生啊总有解不完的结,但也正是这些结,让我们的生活没那么平淡无味。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各种各样的烦恼,但是我们还可以相互帮助,一起克服困难对不对?”


甜甜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烦恼太多了,我们先来解决那一个最让你烦恼的好不好?”


“嗯,沈老师,我也不是故意不写完作业的。只是每次写作业我都会摸摸这个,看看那个,发会儿呆,时间就一下子过去了。写几个字,我又想别的去了,我也不知道怎么办!”


“老师相信你不是一个故意偷懒、不爱学习的孩子。这样吧,明天就是周末了,你试着记录一下你的作息。比如周六中午的时候,你把上午什么时间段完成了什么事情,一一记录下来,当天晚上再把一整天的作息记录下来,可以吗?”


上课铃响了,甜甜点点头回去上课了。


当晚,我又联系了甜甜爸爸,叮嘱他尽量不要催孩子,给甜甜一些空间和耐心,相信她的状态会好起来。


周一一大早,我跟往常一样批改孩子们的《家校联系本》,发现甜甜的本子里夹了一大张纸,还有字迹工整的留言:“沈老师,我发现您给我的特殊任务给了我很大的帮助,我写在了一张纸上。这周末的时间管理得很好,谢谢老师!”翻开夹着的这张纸,只见上面除了有清晰的时间段和事项,在后面括号分别打了“√”,还画上了一个可爱表情。没想到,我的建议被甜甜落实得如此认真细致。从作息表上也可以清楚地看到,甜甜劳逸结合的安排,并且顺利在上午完成了主要的作业,下午安排阅读和运动,周末两天晚上9点前就睡觉了。


真好!我心头的愁云也消散了许多。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可能会因为种种因素出现各种各样让人担忧的问题,面对这些变化,作为老师,与其担忧或批评,不如与学生站在一起,找到源头,给予适当的方法建议。要坚信,每个孩子心底里都住着一束向上的光。


“老师好!”走廊上偶遇甜甜,她甜甜地笑着,熟悉的笑容、浅浅的梨涡,盛满了天真,也盛满了阳光。

作者简介

微信图片_20221121135641.jpg


沈文琴

一名普通的小学语文老师兼班主任,热爱生活,也热爱文字。坚信“每个孩子心底里都住着一束向上的光”,细心呵护,静待花开。享受见证孩子们的点滴进步,享受和孩子们的共同成长。


END


上一篇:没有了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