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有话说 | 古人怎样传递信息(下)

发布日期: 2019-08-20 点击次数: 1196

 

栏目主持:毕文侠

点此倾听 

 

 

 大家好,我是毕老师,在上一期的节目中,我给大家介绍了几种古人传递信息的方法,有烽火,有飞鸽传书,还有孔明灯。在这一期中,我继续给大家介绍另外几种传递信息的方法。

 

驿传

 

 

在中国古代各种传递信息的方法中,最靠谱的方法就是驿传。
我们来看这个驿传的驿字,它是马字旁的,所以驿传就是人乘坐在马匹上传递信息,远在商朝时期,就已经有关于驿传的记录了,这是最早的有组织的传递信息的方法,相当于官方的快递公司。

西周时期,周天子为了与诸侯国之间联系方便,就在大道上每隔30里设一个驿站,驿站中备有车辆和快马,专门负责传递官府的文书,以及接待来往的官吏和运送物资等。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不但统一了度量衡,书同文,车同轨,还制订了详细的驿传制度,对于信件怎么密封,驿站怎么设置,人马怎么配备,水路陆路及水陆兼行等,都做了规定。

汉朝在秦朝的基础上,又规定了每五里路设置一邮,每十里路设置一亭,每三十里路设置一驿。汉高祖刘邦就曾经担任过亭长这个职务。

南北朝时期,北魏的陆凯写过一首诗《赠范晔》,在这首诗中,他就提到了驿传: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诗中以一个逢字,说明诗人偶然与驿使相遇时,不由得想起了远隔千里的朋友,苦于无法见面,只能拜托驿使寄一枝梅花给远方的朋友。全诗平白淡雅,在亲切随和中透露出生活的情趣,读来让人感觉赏心悦目。
同样是偶然与驿使相逢的,还有唐代诗人岑参,他也因此写了一首诗《逢入京使》,其中有两句“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是写他遇到要回京城的驿使的时候,想托驿使捎一封书信回家报平安,可是一时之间手边没有纸笔,只好托对方带个口信,“凭君传语报平安”。这首诗语言朴素自然,似乎是不加雕琢,信口吟就,却余味悠长,感情真挚,一直能够流传到今天。

岑参的诗是托驿使为自己办件私事,给京城里的家人报个平安,而皇帝同样要通过驿使来为自己办私事。当时的唐玄宗非常宠爱杨贵妃,杨贵妃爱吃岭南的荔枝,而荔枝的保鲜期很短,岭南到长安的距离又远,唐玄宗就用最快的驿传,从岭南运送荔枝到长安,送到的时候荔枝还非常新鲜,杜牧在《过华清宫》这首诗里,就用“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这句诗来讽刺唐玄宗的昏庸无道和杨贵妃的骄奢淫逸,这也为后来的安禄山之乱埋下了导火线。

到了宋代,驿传的人统一由士兵担任,并且出现了“急递铺”,设置金牌、银牌、铜牌三种加急程度。送金牌文件的,一昼夜要连续跑五百里路。每到一处驿站,立刻换人、换马,接力传送。急递的驿马脖子上都挂有铜铃,白天响铃,晚上点起火把赶路,万一路上撞死了人都不用负责任。
我们都听说过岳飞被十二道金牌从战争前线强迫召回,最后冤死在风波亭,这类金牌就是急递铺传递的金字牌,表示十万火急,岳飞连续接到十二道金牌之后,不得不回去,否则就有拥兵谋反的重大嫌疑了。

 


民信局

 

 

 

我以上所说的这些传递信息的方法,都是由国家官办的,是为当时的统治者服务的,普通百姓如果要传递信息,是非常不容易的,一直要到明朝,才出现了专为民间百姓传递信件的通信机构——民信局。它是由我们宁波帮商人创立的,可以为普通百姓寄递信件、物品等。到了清朝晚期,民信局已经遍布全国,有数千家之多,甚至还有海外机构,形成了一个非常巨大的民间通信网络。

信客

当时在民间,还出现过一种私人性质的以传递信息为职业的人,那就是信客。某个地方外出谋生的人多了,时间久了,肯定要带一封信、带一些物品回家去,可是如果找不到民信局,那怎么办?只能托付给信客了。信客们一般都是有点文化知识的,他们了解各地的交通路况、风俗人情等,凭着自己强壮的身体,翻山越岭千里迢迢为他人传递信息、运送物品。
作家余秋雨在《文化苦旅》这本散文集中,就有一篇《信客》,描写了两个信客的不同际遇以及信客这个行业在民间最终消亡的故事,赞扬了信客任劳任怨、恪尽职守、诚信无私、善良厚道的美好品质。我想,他们应该算是现代快递员的先辈了吧。

 


岁月流转,那些古老的传递信息的方式早已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今天的我们,身处网络时代,享受着便捷高效的现代化通讯方式。然而,虽然时代在前进,科技在发展,跟古人相比,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生活节奏变得快了,不像从前那样慢。
愿我们能够在匆忙的现代生活中,偷得浮生半日闲,静下心来,微笑着想念一个远方的朋友,并且,在纸上一笔一画地写下一封信,以书信这种古老的方式,来怀念远人,怀念那个驿马急驰红尘飞扬的远去年代。

这一期节目就到这里,咱们下期再见。

 

 

 

 

上一篇:毕有话说 | 古人怎样传递信息(上)下一篇:毕有话说 | 舌尖上的水果蔬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