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有话说 | 古诗文中的借代词(三)

发布日期: 2019-07-09 点击次数: 1418

 

栏目主持:毕文侠

点此倾听 

 

 

           大家好,我是毕老师。这一期节目,我继续来给大家介绍几个古诗文中的借代词语。

    毕老师每天上下班,都要经过一家百年老字号的中药店,店门口两边的柱子上写着一副对联:杏林济世千秋寿,橘井流芳百草全。我一看,这副对联里不就有两个借代词语吗?一个是橘井,一个是杏林。橘井和杏林,自古以来都是人们对高明的医生和他的高尚医德的赞美之词,这也是古今医药行业的对联中,经常被引用的两个借代词语。

 

橘 井


       我先来说说这个橘井。东晋的时候,有一个道教的学者,名叫葛洪,自号抱朴子。他还是个著名的炼丹家、医学家。他曾经写过一本书叫《神仙传》,书中提到在湖南桂阳有一位名医叫苏耽,他的医术非常高明,并且宅心仁厚、乐于助人,给别人治病的时候不收取报酬,而且他爱好养生之道,喜欢学仙炼丹,当时的人称他为苏仙翁。

 

 

    传说他被天帝接上天去之前,告诉他的母亲:“明年天下会发生一场大瘟疫,我们家院子里的那棵橘树和那口井里的井水,都可以用来治病。有病人上门的时候,给他一升井水加一片橘叶,煎汤饮服之后,就可以痊愈。”

    到了第二年,果然如他所料,天下发生了大规模的瘟疫,好多病人来他的家里求取井水和橘叶,煎成汤药喝下去之后果然很快痊愈了,这件事流传开去,有更多的病人不远千里来到他家求医,人们用橘井泉香来歌颂苏耽的医术和医德,后世的医生也把橘井两个字作为借代词,写在自家的匾额上,用来表明自己的志向,立志要拥有高明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

 

杏 林

      杏林是另一位古代名医的故事。三国时期,吴国有一位名医叫董奉,他生逢乱世,隐居在庐山中,虽然是隐居,但他并没有不问世事独善其身,而是热心助人,以自己高超的医术给别人看病。他有一个规矩:给人看病不收钱,只要病人给他种杏树。每看好一个小病,病人要给他种一棵杏树;看好一个大病,就种五棵杏树。

 

 

    过了几年之后,他的住所周围就种满了杏树,而且这些杏树都结了果实。既然结了果实,就有人想买,董奉又规定:谁想买杏子,不需要付钱,只要用谷子来交换就行了。就这样,董奉又有了许多谷子。他要这么多谷子干什么呢?自己又吃不完。原来他是要用这些谷子来救济附近的穷人和资助过往的客人。当时有很多人受过他的恩惠,后来,人们就用杏林这两个字来赞颂他不谋私利、慷慨为公,渐渐地又引申出杏林春满这个词语,来形容那些医术非凡医德高尚的医生。

    千百年来,“橘井泉香”和“杏林春满”相提并论,共同成为我国古代医学史上有名的的典故,苏耽和董奉这两位名医的医术医德被无数的后世医家所推崇、所奉行。

 

杏 坛

 

      大家懂得了杏林这个典故之后,要注意还有一个与它看起来相似的借代词语,这个词语就是杏坛。虽然杏林与杏坛只有一字之差,但是两个词的含义却完全不同。杏林是被借代为医术高明,而杏坛则被借代为教育界,它也是有一个著名典故的。

    杏坛的典故出自孔子。相传孔子有弟子三千,其中有72个特别优秀,他传授给弟子们六艺技能。

    这六艺就是礼乐射御书数,

    礼,就是各种礼仪礼节,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德育教育;

    乐就是音乐;

    射就是射箭技术;

    御,就是驾驶马车的技术;

    书,就是识字和书法;

    数,就是计算之术,也就是数学。

    这六艺是当时每个学生必须要掌握的技能,相当于我们现在学生的六门重要功课。孔子每到一个地方讲学,休息的时候,就坐在杏坛之上。后来人们就把杏坛称为孔子讲学的地方,又泛指大学者聚众讲学的场所。北宋时候,孔子的后代在孔子家乡山东曲阜的孔庙内垒土筑坛,并且在坛的四周种植了很多杏树,把坛命名为“杏坛”,以纪念孔子教书授徒的事业,直到现在,我们仍然以杏坛作为教育界的借代词,而孔子就是老师行业的祖师爷。

 

桃 李

    有了老师,当然就有学生,如果一个老师教出了很多学生,那么,我们就会说这个老师“桃李满天下”。在这里,“桃李”就是学生的借代词。这个借代词也是有典故的。

    春秋时期,魏国有个大臣叫子质,他心地宽厚,知识渊博,招收了不少学生。他对学生们一视同仁,不分贫富贵贱,只要愿意学的,他都倾囊相授。在他的学馆里,有一棵桃树和一棵李树,他经常指着两棵树对学生们说:“你们要刻苦学习,像这两棵树一样开花结果。学有所成,将来为国家做出自己的贡献。

    在他的悉心教导下,学生们努力学习,学会了很多治国安邦的本领。这些学生们回到了各自的国家,都成了本国的栋梁之材,他们没有忘记子质老师的教导之恩,都在自己的住处种植了桃树和李树。后来,子质到各国游历时,碰到了不少当年的学生,并看到了学生栽种的桃树和李树,他自豪地说:“我的学生每个人都很有出息!我真是桃李满天下啊!”从此以后,当老师的就都以桃李来称呼自己的学生,学生多了,那自然就是“桃李满天下”了。桃李作为学生的借代词,一直流传到了今天。我们每个人都曾经是学生,是桃李,都要不忘老师的教导之恩,并以自己的所学,努力为这个国家做出自己的贡献。

    这一期节目,毕老师就讲到这里,咱们下期再见。

 

 

上一篇:毕有话说 | 古诗文中的借代词(二)下一篇:毕有话说 | 古诗文中的借代词(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