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微不足道的人间故事,温柔地安抚着每一颗游子的心 | 月度优秀习作展

发布日期: 2023-09-14 点击次数: 851

微信图片_20230118152808.png

美好的一年

当然从美好的阅读开始啦


月度美文又双叒叕上线啦

编辑们从2022年11月丛书中


挑选了18篇优秀美文 

发表在宁波教科网 

每一篇都堪称范文

可收藏可参考,让我们赶快

开启美文之旅吧


恭喜入选的 

蔡诺拉等15位同学 

周丽娟等3位老师





低小版


微信图片_20230118152800.png



“西红柿女孩”

●慈溪市第三实验小学东部校区三(1)班

蔡诺拉

一紧张就脸红,在众人面前不敢大声说话……从小,我就是个“西红柿女孩”——西红柿时不时就爱蹭上我的脸颊捣乱。


为此我一直问自己:为什么这么胆小?怎样才能击退西红柿?


于是,我决定变得勇敢。我和妈妈制订了一个计划:这学期的主题是“勇敢”。我准备去上一堂红领巾课程——我的猫头鹰家族。


目标初定,我的心就变成了战场,两个声音一起一伏:“去吧!说错了也没事。”这是“勇敢”在激励。“别去别去!讲错了会被全班同学笑话的!”那是“胆小”在尖声乱叫。我的心无法平静,总是在想这件事,连着好几个晚上都没睡好。


妈妈说:“宝贝,不用害怕,让我们好好准备。”尽管妈妈再三安慰,我还是紧张不已。在家一遍遍练习,“胆小”的声音渐渐小了一些,但我的内心仍然恐惧,我一遍遍告诉自己:我可以的,我可以的。


星期五终于来了,上午闪电一般过去,下午就是“我的时刻”。我既期待,又害怕。一眨眼,就要上课了。胡老师说:“下面有请蔡诺拉同学!”教室里一下子寂静无声。我颤巍巍地从座位上站起来,双腿发软,脑海里立刻响起了“胆小”的声音:“别去,别去,你不行的!”我努力克服了这个声音,可心里还是打着鼓。我捏紧拳头,咽了一下口水,一步步坚定地走向讲台。


站在讲台上,台下41双眼睛纷纷投向我;41双耳朵竖得高高的,准备听我的讲述。我脸色苍白,脑袋里仿佛有一根弦绷紧了。


闭上眼睛,深吸一口气,我在心里对自己说:“开始吧,加油!”当我吐出第一句话时,一股轻松感从心底升起,流遍全身。我越讲越投入,忘记了时间,甚至忘记了胆小与害怕。


结束时,我的两个好朋友率先鼓起了掌。这掌声好似一根引线,瞬间点燃了所有人,班级里立刻响起了排山倒海般的掌声。


我心里既甜蜜又兴奋,脸上又泛起了一抹红晕!不过,我喜欢此刻调皮的“西红柿”!


指导老师:胡金萍


老师点评:


从想要击退“西红柿”到爱上“西红柿”,小作者淋漓尽致地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小女孩从演讲前的忐忑不安到成功后的喜悦自信的心路历程。“西红柿”是小作者最宝贵的财富,见证着她的成长。





外婆减肥

●余姚市临山镇中心小学三(1)班

杜叶朦


我的外婆今年六十多岁了,中等身高,体重却有一百四十斤。每天吃完晚饭,外婆就往沙发上一躺,要么打开电视追剧,要么捧着手机刷短视频,远远望去,外婆好似一条胖胖的美人鱼。


外婆最喜欢逛街买衣服。一天,她高高兴兴地出门,回来时却像个泄了气的皮球。一问才知道,原来外婆太胖了,她喜欢的衣服一件都穿不上。从那以后,外婆便下定决心开始减肥。


看到电视上在卖减肥药,外婆心动了,也想买来试一试,却遭到了外公的极力反对,外公说这些东西吃了对身体不好,外婆只好作罢。网上流行跳健身操,外婆又心动了,跟着又是拍手又是踢腿的,但是不一会儿就累得气喘吁吁,满头大汗了。妈妈说这个操强度太大了,不适合老年人跳,外婆只能无奈地点了点头。网上说,减肥不但要锻炼,更要注重一日三餐的饮食。外婆看了后,为自己加油打气:“我要减肥,谁都别拦着我,坚持下去就是胜利!”外公在一旁嘀咕:“好好的,减什么肥呀,健康才是最重要的!”可这回外婆没有听外公的,她照着网上的食谱吃,饭后再出门散步半小时,就这样坚持了一个月,外婆成功减了六斤,这可把她高兴坏了!


我可真佩服外婆想要穿新衣服的决心哪!


指导老师:陈文娟


老师点评:


这真是一篇真实且有趣的文章!在小杜同学的眼里,减肥前的外婆像“胖胖的美人鱼”。她把外婆想吃减肥药、跳操的经过写得那么生动,很有画面感,相信这都源于她对外婆的仔细观察。





我的“小闺蜜”

●宁波市鄞州蓝青小学三(4)班

傅文竺


“好精致的手账本!”一阵阵讨论声传到我的耳朵里。原来是亲戚们围着我的手账本议论纷纷。它是爸爸送我的生日礼物,是我最喜欢的“小闺蜜”。


手账本是我最好的朋友,它每天陪我聊心事、写日记、做手工……我伤心难过的时候,它会笑眯眯地对我说:“我的好闺蜜,不要难过了,事情总会过去的,要开心一点儿。”把难过的事情写在手账本上,向小闺蜜倾诉,我的难过就减少了一半。遇到快乐的事情,我就会记录在手账本上,迫不及待地分享给我的小闺蜜,这样我的快乐就变成了两倍。无聊的时候,我就会在手账本上贴贴画画,小闺蜜好像在微笑着说:“发挥你的想象力,尽情地创作呀!作品越多,代表我们的友谊越深。”


手账本上记录了无数我的心里话,不知不觉,它陪着我走了很久。翻开手账本,里面的每一页都在诉说着我们的故事。


我的这个小闺蜜,你们羡慕不羡慕?


指导老师:陈晓彤


老师点评:


小作者的笔触细腻而真切,把看似普通的手账本写活了。它温柔体贴又可爱大方,有这样好的“小闺蜜”,谁不羡慕呢?





“过时”的邮票

●宁波市镇海区崇正书院三(3)班

汤佳妍


今天,我在外婆家的抽屉里发现了一个木盒子,打开一看,里面装的居然全是邮票,上面有人物,有动植物,有交通工具,还有房屋建筑,看得我眼花缭乱。


我正纳闷儿这些邮票的来历时,外婆走过来说:“这都是你妈妈小时候收集的邮票。”我好奇地问:“妈妈怎么收集了这么多邮票?”外婆回答:“那时候很流行收集邮票,集邮是你妈妈的一个爱好。”


我仔细地看着这一张张小小的邮票,上面的图案都非常精美,有很多像绘本一样,讲述了一个个故事。我最喜欢的一张邮票是“桃园三结义”,上面是刘关张结拜的场面,能清楚地看到他们的神情和服饰的细节,非常细致生动。有些邮票是一套的,由好几张组成,图案也都是相近的事物。还有一套东亚会的联票,两张邮票拼在一起,组成了完整的图案,真是有趣。


这些邮票上还印着不同的价格。我记得妈妈跟我说过,信寄到不同的地方,就需要在信封上贴不同价格的邮票。很多邮票上还有黑色的半圆印记,外婆说:“那是邮戳,印着寄信的时间和地点,每一封信都需要盖上邮戳,才能寄到目的地。”


这些邮票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了,很有纪念意义。虽然现在我们不怎么写信,邮票也“过时”了,但是这些邮票和上面的每一个邮戳,都记录下了妈妈曾经的美好时光。


指导老师:候筱茜




泰语观察记

●宁波市北仑区岷山学校三(4)班

贺澍

泰语是我听过的最拗口的语言。我猜在泰国牙牙学语的幼儿肯定不好受。


第一次看见泰文,那卷曲的身形给我来了当头一棒。我不禁想:泰国的小朋友可真倒霉,那文字长得跟两条打了结的蛇似的,而这两条蛇打着打着,还把对方给缠住了。这怎么能学得会?


然而,泰文那古怪的“舞姿”反而吸引了我去听它的发音:“沙—瓦—迪—卡—波。”我甚至怀疑自己听到的是外星语——听着软糯无力,就好像泰国人都是用豆腐做的。


于是,我决定换一个简单的句子。下面这句“你好吗?”比我想象的更费劲:“沙—掰—迪—卖。”中文只有四个声调已经够我费劲的了,没想到泰语居然有五个各具特色又十分古怪的声调,这看似简单的五个声调让我全身都扭曲了,一句话读下来,我的舌头变成了十分古怪的波浪状,原来舌头还能卷成这样!


为了能正确地读出泰语,不出洋相,发音前我在心里不断地苦思冥想,在肚子里读了好几遍,才敢哆嗦地从咽喉处吐出来。


唉,看来学异国语言还真够难的。爸爸说每一种语言都包含着这个地方的历史和文化,想要深入了解并领悟精髓,不光得学,还得在那个环境里融入和浸润。


指导老师:顾红娜




小学版



微信图片_20230118152752.png



电网“螺丝钉”

●宁波市鄞州区第二实验小学教育集团

幸福校区四(2)班 金玺

“这位宁波人,被授予‘时代楷模’称号!钱海军,从一名普通的电力工人成长为有口皆碑的‘万能电工’……”正在看报纸的我,立刻朝着爸爸喊道:“爸爸,你们电力系统的人好厉害啊!”


我的爸爸是一个胖乎乎的“蓝精灵”,戴着蓝色的安全帽,穿着蓝色的全棉工作服,脚蹬黑色的绝缘鞋。2005年,爸爸成了国家电网一名普通的检修工人,和他的“战友们”出现在宁波各大电力枢纽——变电站内。


小时候,我不明白为什么家里经常只有妈妈带着我和弟弟。有时晚上爸爸还在家,可第二天一早,当我起床时,却发现爸爸不见了。我不解地问妈妈:“爸爸干什么去了?”妈妈说:“爸爸半夜接到电话,又去抢修电力故障了。”妈妈告诉我,我们千家万户的光明就是靠像爸爸这样的普通一线电力工人默默守护着。他们随时待命,无论刮风下雨,还是严寒酷暑,哪里有故障,就要第一时间赶去哪里进行紧急抢修。


再后来,我长大了。爸爸为了能更好地陪伴我和弟弟,他会带着我们在市区里转悠,也会和我们讲关于变电站的知识:一堵高高的围墙里面,整齐地排列着各种各样的“擎天柱”,密密麻麻的电线就像它们的血管——原来变电站长这样。“爸爸,你们要爬得这么高吗?”我指着高高的擎天柱问爸爸。“对啊,我们登高作业,需要特种车辆,比如29米的升高车、75吨的大吊机等。”“爸爸,你们好厉害啊!”我对
爸爸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经济发展,电力先行,国家电网中既有钱海军这样的“宁波骄傲”,也有我爸爸这样平凡的一线“螺丝钉”,他们共同为宁波的现代化城市建设保驾护航。我将来也要像爸爸一样,成为一颗有用的螺丝钉!


指导老师:李莉


老师点评:


小作者能很敏锐地捕捉到生活中有意义的瞬间。本文语言真挚而细腻,充满正能量,行文如缓缓流淌的溪水,却不时翻起浪花,让人不由自主地被吸引。





爷爷的公众号

●宁波市镇安小学栎木校区602班

张小蛮

我的爷爷前不久开通了一个公众号,取名“行者无疆”。我好奇地打开了这个平台,首先跃入眼帘的是这样一句话:“人生要行万里路,此生苦读万卷书!”


这多么符合爷爷的风格和经历啊!平时,我经常听爷爷给我讲他那“过去的故事”。他在比我大不了几岁的时候,就去遥远的“北大荒”插队支农了,在那里和农民们一起生活,不知经历了多少酸甜苦辣和各种人情冷暖,后来凭借着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大学,重新投入了知识的海洋,毕业后,他成了一名人民教师,在这个岗位上工作了三十余年,在讲坛上一直奋斗到退休。爷爷的人生虽然平凡无奇,但他对知识与人生执着的追求很让我感动,他经常对我说:“一个善良的人就是一张白纸,而想要在白纸上用画笔画出最美的图画,这画笔就是知识!”


所以,当我一读到爷爷公众号上的这句简介时,马上对爷爷肃然起敬,也对自己的人生更有信心了!我知道,爷爷的这句话是对他自己的勉励,也是对我的激励。


到现在为止,爷爷的公众号已上传了二十几篇回忆录,虽然他每星期只更新两次,但我几乎每天一做好作业就会打开那些文章仔细阅读,因为在文章里有爷爷的“青葱岁月”,有爷爷毕生的追求与梦想,无论是他已写完的《北大荒记事》,还是正在连载的《青春调色板》,都有那个年月留下的印记。虽然那些年的很多事我还不太明白,但我至少从爷爷所描述的那一个个让人感动的故事中,读懂了我们的青春应如何度过。


有一次,我问爷爷:“您年轻时怎么会有这么多故事?”爷爷说:“以一双善良的眼多读书,读懂人生;以一双坚定的脚多行路,行走一生!”那一刻,我知道了爷爷的初心,也终于明白了爷爷为什么会写下那句话!


指导老师:蒉蒙雁




汉堡王

●象山县丹城第五小学教育集团

丹南校区六(2)班 钱一诺


经过这家汉堡店,我走了进去,找一个位子坐下。屋内立刻传来老板爽朗的声音:“老样子?”他一眼就认出了我这个老顾客。


汉堡店的老板,额头光亮,两条短短的眉毛又粗又浓密。他整天乐呵呵的,腆着个啤酒肚,就算是第一次见到他,也会有一种莫名的亲切感。他做汉堡有一手绝活,在这条小吃街上小有名气。


汉堡店的铺子不大,摆设也并不精致,但永远是干干净净、有条不紊的。就是这样一家朴素的店,从早晨到傍晚,座位上永远有人在等着——因为他那一手做汉堡的绝技。


他先往锅中倒入小半桶黄澄澄金灿灿的油,等油咕噜咕噜地冒着金黄色的泡,绽开一朵朵油花时,他一手用夹子夹两根粗粗的香肠进去,让香肠滋滋地在油面上打着转儿,另一手用刷子给油锅旁的铁皮刷上一层薄薄的油,啪啪两声,两块烤得焦黄的面包片摊在铁皮上,散发着诱人的光泽。


“老板,来份香肠汉堡,不加菜!”“老板,来块雪花鸡排,多放点调料。”老板一脸的笑容,眼睛盯着手中的铁夹,即使抬起头,他的手也依旧忙乎着。他将滤了油的香肠切成四块,摊在面包片上,又拿出生菜叶,“嗒嗒嗒嗒嗒”,手起刀落,剁成一根根细长均匀的菜丝,一并夹在汉堡包里,而后又挤上酸甜的沙拉酱。最后,老板从手边的抽屉里拉出一个包装纸袋,将汉堡放进去,麻利地一提纸袋,一折,一卷,往前一递,一个热腾腾的汉堡已在你的手中了。


一口下去,汉堡面皮松软,生菜丝爽脆,淋了沙拉酱的香肠满是肉香,让我这一个还没完全下肚,又在惦记下一个了……


如此,汉堡王的形象怎能不深深地烙在我的记忆里?


指导老师:周丹琳


老师点评:


总有那么一些人,他们让忙碌的生活变得有滋有味。小作者抓住了路边一家汉堡店老板,灵活运用多种描写人物的方法,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做汉堡技术高超的“汉堡王”,让读者也忍不住想去一睹他的风采,尝尝他做的汉堡。





爱的抱抱

●宁波市镇海区鲲池小学四(6)班

韩天淳

我的爸爸高大魁梧,皮肤黝黑,一张标准的国字脸,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看上去很威武。


爸爸性情豪爽,结交了很多朋友,经常和朋友一起聚会,一不小心就会喝多了。每当这时,爸爸就会变得兴奋异常,而我就成了“直接受害者”。


“儿子呢?儿子呢?快过来!”爸爸一进家门就大声嚷嚷起来。我只好不情愿地走过去,爸爸二话不说,就用有力的大手抱起我,一股酒味扑面而来,再瞧瞧爸爸的脸,简直比关老爷的脸还要红,似乎还能感受到火辣辣的热气在不停地冒、冒、冒!我一边大叫一边挣扎:“‘臭章鱼’,快放开我!”可是我越想挣脱爸爸的怀抱,爸爸就把我抱得越紧,我仿佛被一个铁桶箍住了似的,动弹不得。


有时爸爸外出工作前,必须要给我一个大大的拥抱,似乎不抱一抱就不能表达他对我的爱。有一回,我和姐姐出去旅游,三天就回来了。可爸爸像是一年没见我了似的,大老远就笑盈盈地冲过来,抱起我不肯放下。他抱得那么用力,简直让人透不过气来。他瞪着大眼睛,细细地打量着我,问:“儿子,想我不?”说着还亲了我一大口,我不能忍受的是爸爸那又粗又硬的胡子,扎得我嗷嗷直叫。


每当我获得一点儿成绩,取得一点儿进步,爸爸都会把我举过头顶,笑着说:“儿子,你真棒!”每当爸爸有高兴的事儿时,也会把我举过头顶,常常搞得我莫名其妙。有时,他还会从背后偷袭我,用那双老虎钳似的粗糙的大手,一下把我抱到胸前,吓我一大跳。


爸爸的抱抱让我又爱又恨。现在我长大了,爸爸抱我的次数也渐渐少了,我不想被爸爸抱,却又怀念被爸爸紧紧拥抱的时光。


指导老师:杨雅静


编辑点评:


全文围绕“爸爸的抱抱”多角度展开描述,内容丰富。小作者的文字朴实却情感细腻,令人读之动容。结尾的处理恰到好处,点明中心并升华了主题。





白蚁入侵事件

●浙江师范大学附属慈溪实验学校五(3)班

杨尚润

那个周一,因为几只小飞虫,我们家闹得鸡飞狗跳!


打开护眼灯,我开启了写作业模式,正当我奋笔疾书时,突然飞来几只不速之客。“虫子!”我大惊失色,瞬间化身胆小鬼。一只,两只……它们在我头上盘旋,最后朝着顶灯飞去。虽然它们没有咬我,但我已经没有心思再继续写作业了。就在这时,爸妈从超市回来了,我迅速汇报“敌情”。说来也巧,一只虫子仿佛出来挑衅一般,从顶灯处徐徐飞来。


“是白蚁!”妈妈大吼道。她抄起凳子上的一本书,啪啪,敌人立马暴毙,一片羽翅从空中缓缓飘下。果真是我能动手绝不动口的妈妈呀!“不可能,就是普通飞蛾,向着光而来的。”爸爸说道。妈妈掏出手机,搜出一张图片递给爸爸:“你看,是白蚁,一模一样。”爸爸瞄了一眼,表情突然凝重了,眉头拧成了一朵麻花。


“杨尚润,你去卧室做作业,不要来书房。”我呆呆地拿着书包来到了卧室,关上门,心神不宁地做作业,门外一直传来各种砰砰、哐哐的声音,好像在拆家一样。


九点半,我终于做好了作业,打开房门的一瞬间,我愣住了,这还是我家吗?天花板上的大灯罩子被爸爸“剥皮抽筋”,书房里所有的东西都被搬到客厅,什么衣服、书架、文具箱、摆件铺满了一地,餐桌、椅子、酒柜里全是杂七杂八的东西。我再看看妈妈,她皱着眉头,叹着气,一脸哀怨地看着我,仿佛在说:“几只白蚁,小题大做。”爸爸恨恨地说:“今天就这样吧!明天里里外外都再擦一遍!”


第二天,爸爸去物业处反映情况,才知它们是从小区里的一户人家那里飞来的。虽然没在我们家做窝,但是小白蚁呀小白蚁,看看你把我们家搞成什么样了!


指导老师:孙益婷


编辑点评:


小小的白蚁“入侵”家中,全家闹得鸡飞狗跳,尚润同学以幽默轻松的文字叙述了这一“盛况”。本文重在细节描写,小作者能将一件小事描述得如此惊心动魄,实在妙哉。





中学版

微信图片_20230118152744.png



记忆深处的玉米

●宁波市北仑区江南中学804班

邵明慧

玉米虽说不及观赏花卉那般色彩艳丽,也不及山间林木那般枝干苍劲,更不曾出现在什么传世的诗篇里,可在我看来,地里那些个挂果累累的作物,要比谁最耀眼,肯定是一排排金灿灿的立得笔挺的玉米独拔头筹。


掰玉米对爷爷来讲,是这个季节必不可少的劳作。天气晴好的日子,爷爷忙碌在玉米地里,一边掰玉米,一边哼着不知名的小调。有时,我也会跑去地里帮忙。掰玉米要使巧劲儿,不然掰起来费力。好在爷爷很有耐心,一步一步向我传授经验:左手紧紧抓住秆和玉米的连接处,右手握住玉米,快速用力往下压。在爷爷示范多次后,我渐渐掌握了方法,不久便掰了一小堆,成就感油然而生。掰玉米是累人的活,但也让人快乐。特别是爷爷嘴里哼出的轻快的旋律好像在为我打气,使我情不自禁地想跟着哼几句,短暂忘却了在一片片玉米地里满头大汗、穿梭不停的辛苦。


就这样,伴随着爷孙俩辛勤的劳作,那掰玉米的清脆的响声和着爷爷哼的小调,一阵又一阵地回荡在田间地头,荡进了我的心里。


晌午,奶奶带来午饭犒劳我们。每次在地里看到奶奶的身影,我都会开心地飞奔过去。劳作了一上午,肚子里早就空空如也,辘辘饥肠又怎么能抵挡得住食物的诱惑呢!


正午阳光融融,秋风徐徐,我们仨坐在田埂上共进午餐,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着。虽说隔了一辈,但我和爷爷奶奶之间仿佛是多年的挚友一般,毫无年龄的界限,无话不谈。爷爷很喜欢同我分享他年轻时的经历,他常说自己年轻时很能干,是种地打粮的好手,见过的世面也不少。讲这些话时,爷爷的腰板挺得很直,眉眼间流露的皆是自豪的模样。他还喜欢拿奶奶打趣,奶奶可不给他好脸色,用筷子敲敲碗沿,仿佛在说吃饭也不能堵住你的嘴。爷爷自讨没趣,只好乖乖地低头扒饭。我偷着乐。这两人的表情、动作真像孩童一般。


爷爷是个要强的人,从不轻易向人服软,奶奶除外。


结束地里的劳作,已是傍晚时分。我们走在返程的小路上。天边的白云被晚霞晕染得恰到好处,西下的夕阳把最后的光和热洒向田野,连带着道路两旁的花花草草和打在行人身上的婆娑树影都被镀上了一层亮丽的色泽。这样如画般的景致,在城里不多见,如今回想起来,都是让人嘴角微翘、眼角发热的。


回到家中,我接过奶奶从炉子里取出的烤玉米,扯开外面的苞叶,谷物的香气跟着四溢,很远都能闻得到。记忆中,咬上一口烤玉米,汁水在口腔内弥漫开来,身心瞬间就被深深的满足感包围。烤玉米吃得满嘴黑,灰沾到嘴唇上,可香甜却是实实在在地吃进肚子里。每年玉米成熟的季节,最让我开心的便是可以吃上一根奶奶烤得香喷喷的玉米。


丰收季过后,家里还剩下不少玉米。奶奶选了个顶晴朗的日子,将一筐筐玉米搬至阳台,阳台的地面上铺满了布。奶奶把一筐筐玉米倒在布上,招手示意我过来帮忙。我们一起将玉米均匀地摊开。太阳照得地面很热很热,甚至有些烫手。儿时我很不解,为什么要把玉米倒在地上让太阳烤呢?这么高的温度会不会把玉米烤熟?奶奶看出了我的疑惑,告诉我玉米刚收获时水分含量是比较高的,直接收起来会导致玉米发生霉变,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含水量高的玉米还会发芽。在太阳下晒一晒,自然是为了避免这些问题,更好地保存玉米。我一边帮奶奶干活,一边听她为我答疑解惑。现在来看,确实都是些浅显的道理,但彼时总觉得奶奶好像什么都懂,轻轻松松就能解答我的“十万个为什么”。


年岁渐长,离家求学的脚步越行越远,烤玉米的味道也在记忆中不断回荡。老家的玉米普通得不能再普通,可我记忆深处的玉米,却因时光的迁移变得不再普通。它与爷爷奶奶热烈而又深沉的爱意以及许许多多童年发生的故事,安顿着我对故乡的想象和思念。


指导老师:林静


老师点评:


文章选材真实,叙事生动,以“玉米”为线构思成文,首尾圆合,自然连贯。作者细腻而传神地展现了儿时与爷爷在田间掰玉米的辛劳、田埂上祖孙三人共进午餐的温馨、刚出炉的烤玉米的香甜,以及阳台上晒玉米的学问。普通的玉米,承载着爷爷奶奶热烈而深沉的爱意,也安顿着“我”对故乡的想象与思念。文章感情真挚,充满生活气息。



家乡的老宅

●宁波市北仑区长江中学905班

齐志韬

前些天,听说老家河南的那座老宅被拆了,心中顿时涌上一种难以言说的滋味。那座宅子包含了多少我儿时的欢乐呀!一想到这儿,那些已经有点模糊的往事又渐渐变得清晰起来。


依稀记得老宅的大院里有一个小小的池塘,奶奶在里面种了不少的荷花。一到夏日荷花开时,虽然没有以前在西湖看到的那么壮观,却也别有一番韵味。到了每年的九月,正是莲藕成熟的季节,于是一日三餐的饭桌上总少不了一盘爷爷做的凉拌藕片,那美味简直没法用文字来表达,如今再吃到同样的菜,却总觉得不及儿时的味美,真是怪哉!


老宅后院中有爷爷亲手栽种的两棵桃树,三棵葡萄树,一棵橘子树和一棵柿子树。在我的印象中,那两棵桃树似乎从来没有结出过果实,但在花开时节,总会悄悄绽放出几朵略显苍白的小花,悄悄地开,悄悄地落,之后便只剩下枯萎了一般的枝条和稀稀拉拉的几片绿叶,显得很不好看,但它们却一直活了下来。听说去年它们还开了好多花呢,只可惜当时忙于学业,没能回去看看。唉!以后再也看不到了。不知为何,儿时总觉得那两棵桃树种在后院里很煞风景,现在想来却觉得倒也是一处美景了。


另外几棵果树却长得极好,年年都开花、结果。每到收获时节,我总能吃到鲜甜的葡萄、橘子和柿子,那种清香的滋味可比在超市里买来的新鲜多了。如今我们全家搬到了城里,再也没有吃到过那么好的水果了,真是可惜!


有人说,人不能同时拥有童年和对童年的感受。当一个人真正意识到童年是多么快乐时,也就意味着童年已经离他而去了。


唉!随着那老宅一同离去的,还有我那逝去的童年哪!


指导老师:王静娜


老师点评:


此文是作者学完汪曾祺《昆明的雨》后的一次写作训练。汪曾祺语言淡而有味,作者的语言也稍沾了其味:“如今再吃到同样的菜,却总觉得不及儿时的味美,真是怪哉!”“如今我们全家搬到了城里,再也没有吃到过那么好的水果了,真是可惜!”“真是怪哉”“真是可惜”道出了作者淡淡的惆怅,淡而有味。文末“随着那老宅一同离去的,还有我那逝去的童年哪”,对故乡的深情,对老宅被拆的惆怅,对逝去时光的怀念跃然纸上。




说“破”

●宁海中学高二(10)班

祁彤欣

目光在“破”字上停顿,脑海里浮现的,是那机灵可爱、桀骜滔天、破石而出的皮猴儿,是那作茧自缚又破茧而出的蝶儿。


再读“破”。若轻读,上下唇轻轻一合一张,俏皮地叹一口气,“破”字音便浑然天成。而若想“破”出雷霆万钧、秋风扫落叶之势,则免不了酝酿一番,百炼钢,化为绕指柔,再任万千情愫在胸膛内如脱缰野马左右奔突,在某一个瞬间,情与泪与破,交织着,令听者不觉泪湿青衫:“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破”总能令人想起衰败、残缺、遗憾。维纳斯断臂是破,《富春山居图》身首异处是破,三星堆金面具残片是破,人有悲欢离合是破。然而,这叫人肝肠寸断的“破”里,也有不易撷得的美。如金缮修复工艺,支离破碎的粉引茶碗,被修复后,每道金纹都顺着伤口断面流淌,这是人力无从刻意设计的自如的线条。盘口边沿的补缺,打破了器物原来的固化,使加入的部分成了“龙睛”。是裂痕给予了它们涅槃的机会,化腐朽为神奇,可堪回味再回味。有破,有弥补的机会,也会有新的开始。这样的象征告诉人们:生活固然无常,残缺未必绝望。


而今“断舍离”大行其道,人们的眼中,有时竟容不得一点“破”。衣服破了,丢掉;碗裂了,换新;一本好书,破了一点,也会随手扔掉。这很难不说是对“破”的轻视。物欲横流,社会浮躁的今天,人们应当拾起破旧的器物,于历史断层里寻一分完整而宁静的美。


不破不立,这是事物发展规律。人的思想意识和认识都需要不断提升。美术老师说西方美术史是个破而后立的过程。骑士不再挥舞长剑,神祇不再睥睨众生,印象派冲开教条主义的桎梏……“破”为艺术劈开一条又一条新路,通向一个又一个罗马。振翅九天的鹰,须在二十岁时,使自己过弯的嘴脱落,方能长出新喙。若不忍受骨肉脱离的痛,便只有死路一条。正因如此,齐白石汲取众长,选择突破画风而成就自己。


假凤虚凰者亡身,卧薪尝胆、敢破敢立者兴邦。是瞿秋白的枪声打破腐朽,是鲁迅的呐喊冲破铁屋子的死寂。唯敢破者立,唯勇破者强!


指导老师:郑建明


编辑点评:


显然,作者的思维是开阔的,有新见,有个性,落笔不俗。论点明确,事例丰富,层次分明。能从多个角度漫谈“破”,可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胡”说

●宁波诺丁汉大学附属中学二(7)班

户一然

打湿脸部,把发泡剂均匀涂抹在脸颊和下巴,拿起剃须刀片,反复刮剃。接着因为心稍有分神或不耐,不慎改变了刀片的角度,然后就是一阵火辣辣的疼痛,过了一会儿便看见晶莹的血珠像成熟的果实凝结而出。这是我用刀片湿剃胡子过程中的常态。


身体在青春期快速生长以来,腮边、下巴就长出了绒毛。但不知什么时候开始,绒毛变浓变密,长成了胡须,并且越长越快,到了需要两天一剃的地步。虽然身体发育已经接近完成,但心理状态与生理年龄尚未匹配。茫然地看着十八岁生日向自己走来以及高考的倒计时,不免觉得有些仓促。


晶莹的血珠瓜熟蒂落一般滴落在洗手池中,漾起隐约的涟漪。火辣辣的疼痛激得人一激灵,等疼痛感褪去,对着镜子看着细如发丝的刀痕,我认识到这是自己的疏忽所致——并使自己承担所有的后果。


在胡须冒尖时就剃掉,看起来精神且清爽,可要是一点不留,总觉得有点扫兴,像是缺了什么。当我正为胡须的“去留”而烦恼时,父亲也来到水池旁。我问他何时该剃须的标准,得到的答复却是:“刮与不刮都是一个道理,随心就好。觉得长了就剃,摸着干净,想蓄就蓄一点,也算是快成年的证明,这点小事怎么能让自己为难呢?”


十七岁是一个很奇妙的年纪,有人直来直往,率性且真性情;有人心思缜密,轻易不肯发表意见。我却是个笨嘴拙舌且敏感的,与人交流时上下嘴皮一碰便是一句话脱口而出,事后又担心言语失当,引人误解。所以我常艳羡身边能说会道、处世圆滑的“社交大能”,又十分欣赏做事果敢有主见的性情中人。


十七岁是一个很奇妙的年纪,常有天马行空的想法冒出,又常有新奇古怪的想法被掐灭。从一次剃须的经历中若有所思,又感觉有点头绪却没法抓住重点,只能借此感悟草写“胡说”一篇。但可以确信的,也正如东坡诗曰:“少年辛苦真食蓼,老景清闲如啖蔗。”在此时,已经接近成年的我们可以开始尝试负重前行,为自己考虑长远。同时,跟随自己的内心,寻找自己认为最舒适的为人处世的方式,展现真正的自我。


指导老师:李蓓蓓


老师点评:


全文围绕刮胡子这件小事“草写胡说”,道出了一个十七岁少年在青春期的困惑与思考。行文以细腻的文笔任随所思所想荡开去,看似天马行空却又恰到好处,值得读者细细品味。




教师美文


入乡随俗

●宁波市李惠利中学

周丽娟

来宁波已十二年有余,这两年,才感觉到自己已慢慢地融入了这个城市。这种融入感不是源于我在这里安了家,而是发现我的饮食习惯已向宁波人靠拢。我从没想到人间烟火竟有如此不同寻常的力量,能帮我重新建立一种归属感。


还记得刚来宁波读书的时候,最先接触到的本地人就是宿舍阿姨了。闲时常和她聊上几句,看看她晒的菜干。彼时的我还不知道这一条条干巴巴蜷缩着的东西就是笋干,更不会想到十多年后的我居然会爱上这东西,笋烧肉,笋煲汤,笋干馅包子……笋有多种,做法也多种,但我最钟爱的要数那用粗盐腌制过的羊尾笋,冲洗到味淡,淋点麻油就好。如此凉拌,开胃,消暑,脱腻,清火,味道好极了。《诗经》曰“其籁伊何,惟笋及蒲”,可见人们食笋早已有之。若你看过《舌尖上的中国》介绍临安笋的话,恐怕要恨自己没有深谙“不时不食”的道理了。


工作以后,身边同事大部分是宁波人,食堂伙食也偏于宁波人的口味,然而我只会选择自己习惯吃的食物,对海鲜一律忽视。我与花蛤、淡菜、黄鱼、鲳鱼、螃蟹、海瓜子之类都保持着距离。直到那天,好奇心驱使着我尝了尝同事们带的小黄鱼,没想到从那以后,一发不可收。它凭着细嫩的蒜瓣肉、刺少味鲜的优势,成为我家餐桌的“座上客”。或清蒸,加一些笋丝提鲜;或裹一层面粉油炸,薄薄的,让鱼肉似见非见。到了开渔时,海鲜袭来,攒着的口腹之欲也在这时一一得到满足,惬意极了。


后来,邻居们也分享了一些宁波特色美食给我,那些晒干的菜蕻和苔条便成了我家的新宠。在油菜还嫩的时候掐掉菜薹,汆烫,冷淋,阴干,剪成短条,收藏起来,吃的时候抓一把放碗里,用烧开的水冲泡一下,撒点盐,再滴点“灵魂麻油”,既不失原有的翠绿,又有着鲜美的味道,一碗“菜蕻干汤”让我把春天喝进了肚子里。说实话,之前我根本不认识苔条,后来才知它是来自大海的味道,青绿味鲜。它原本在大海里舞动的样子,定是灵动曼妙。我用苔条炒年糕,炒花生,煎米馒头,似乎没有它,就缺少点啥,这可能就是对苔条缘何无法自拔的最好的诠释吧。


五谷杂粮,鱼香菜鲜,日常声色,这些微不足道的人间故事,以最接地气的方式,温柔地安抚着一颗游子的心。




与明月相伴的夜晚

●宁波市鄞州区塘溪镇中学

刘婵娇

此刻已过零点,天空中并无明月,无声无息的,一切仿佛都凝固了。城市的夜空黑乎乎的,灯火也稀稀拉拉的。高架桥上的路灯倒是明晃晃的,但是没什么车,所以,那分寂寥也是明晃晃的。


在我的记忆里,确实是有黑得纯净的夜空,也有温柔的明月。


中学时代大概是回忆里最美妙的时代。那时,下了夜自习,慢慢走回宿舍的时间是一天中最为惬意的。尤其是四五月,天气已经暖和了,校园里各式各样的花也开了不少:迎春、杜鹃、樱花等,还有很多叫不上名的。在有月亮的夜晚里,花影朦胧,花色不再浓艳,月光衬得她们有了孤傲清冷的情态,像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子,身上的俗气都被月光给涤尽了。那条长长的路氤氲着花儿草儿的芳香,因了清澈的月光,芳香也比白天要清冽些。相对于那些归心似箭的同学,我们几个女生则贴着路边的花坛,故意走得慢慢的。待到脱离了大队伍,我们便在夜色和树影的掩护下,悄不溜儿地越过花坛,伸手去采几朵白天已经垂涎已久的花儿。当然,有的花想采也未必采得到,比如泡桐花。


泡桐木质很软,但长得高大,不亚于松树柏树。花朵是浅紫色的,样子像小喇叭,花的直径有五六厘米,花瓣有六七厘米长,在花的家族里,应该算是大个子了。泡桐的花总是一串一串、一簇一簇地开,花香浓郁。开花的时候,叶子还没萌发,一树浅紫色的花开得热热烈烈、潇潇洒洒、纯纯粹粹,毫不扭捏,热烈而奔放。舒婷在《致橡树》里赞颂了木棉的独立和高傲,我倒觉得可以赞一赞这泡桐树,她高大伟岸,英姿飒爽,而且不需修剪养护,也不失花的浪漫与芬芳。


多少个明月相伴的夜晚,我们就站在这棵巨大的花树下,在浅紫色的香气的环绕下,等着泡桐树将她精心挑选的花儿递给我们。她从不让我们失望,等不多久,定会有那淡紫色的花从我们头上打着旋儿飘下。枝头的圆月就静静地看着我们去捡落花,含笑不语。


那些采的捡的花都被我们小心翼翼地夹在一个个本子里,一起夹进去的还有一夜夜的月光。当然,还有鲜活的青葱年岁。


若干年后,偶尔翻到这本子,那花已干枯皱巴,而如今的我们,也没有了赏花赏月的雅致,有的是一地鸡毛的惆怅。时光总会淘洗掉许多东西,让你觉得许多美好的东西仿佛还在眼前,却又恍如隔世。


当我惆怅的时候,我又往往会想起奶奶。那明月也曾照在她的身上。奶奶住在一个大院子里,好多本族人家住在一起。奶奶住着其中的两间。那是纯木结构的两层楼房,一楼灯光昏暗,上二楼的楼梯上没有灯。房子老旧,一踩楼梯就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仿佛它时刻准备散架。楼梯尽头的拐弯处,有一格小方窗,窗下摆放着一架纺石棉的旧纺车。


好多个月光清冷的夜晚,我就站在楼梯口,看着月光爬过那个小方窗,投射在咿呀作响的纺车上,和梳着低低的发髻的奶奶身上。奶奶的表情看不清晰,她总是低低哼唱着什么,调子哀伤,如泣如诉。那个时候的我不懂,只是觉得奇怪而惶恐,停步在楼梯口不敢上前,也不敢叫奶奶。


那个仿佛黑白影片一样的画面让我困惑了许久。后来长大了,我才知晓那些哀伤的调子是什么。我可怜的奶奶是在那一刻卸下她的外壳,倾泻她的悲伤啊。


漂亮又能干的她,新婚日失去了情投意合的丈夫,再嫁的丈夫不太顾家,一个儿子早逝,再加上家境的贫苦……我真不忍心用过多的文字去描绘那一切。有时候,命运不会按部就班地展开,它会让你避无可避,逃无可逃。就如余华的《活着》,活着有时候没有那么多为什么、那么多讲究,一切如潮水般向你涌来的时候,你唯有面对、承受,然后度过,再走下一程。只是,倘若有些心灵的慰藉,日子会好过一些。像鲁迅笔下的闰土,佛像是他的慰藉。有的人鄙视闰土的迷信,但如果没有这丝慰藉,闰土的天空恐怕会更快地坍塌。


而今,我业已为人妻、为人母,尝过了人生的许多滋味,奶奶的哼唱在我的心里越发地清晰。真想回到过去,轻轻地走上楼梯,抱一抱奶奶,轻轻地拍一拍她的背。可惜啊,她在我懂她之前就已离开,我再无拥抱她、给她些许安慰的可能了。


人生是有悲欢,是有离合,但又如何?生活本就不可能是一部完美的篇章,不妨学学苏轼,走到哪一步就脚踏哪一步的实地,去欣赏从鼻尖掠过的一缕风,倾听昨夜那一场酣畅的雨。接受失去,接受不美好的存在,然后,更爱真实的生活。


没有月亮的夜晚是沉闷的,无趣的,总会让我心中的思绪飘到遥远的过去,触碰到那些逝去了的凉飕飕的时光,心生寂寥。幸好,并不是每个夜晚都会失去月光,那些往事在月光里也变得柔和,让人相信,夜是美好的夜,明天也将是美好的明天!





捞海蜇

●宁波市奉化区莼湖街道桐照小学

裘七曜

农历六月十五一过,天气随即燠热,我们受不了,象山港的海蜇也受不了,它们像急不可耐、破壳而出的小鸡,一群群、一波波浮出海面来“纳凉”。它们在海港里东逛西荡的,你碰我一下,我挤你一下,夜色里,还和天上的星星眨眨眼,好像在情不自禁地唱着:你在天宇划过,我在海上漂过……


渔民在晚上听到了这叽叽喳喳却又柔和的“歌声”,他们的笑脸便像向日葵一样灿烂起来。清晨,在阳光涂照海面的时候,他们纷纷摇舟振楫驶向那里。


没多久,有人开始在朋友圈里发刚捞上来、像铜盆一样大小的海蜇的图片,说海蜇捞上来必须用明矾再加盐腌制,然后便做成了一碗“长下饭”(意思是长时间可以吃的菜)。


而我,则想起了一些少年往事。


我们小时候,还属于大集体时期,村里既有农业生产队,又有渔业小分队。所谓渔业小分队,其实人数不多,他们的主要任务是摇着小木船去海港捕鱼,什么马鲛鱼、鳓鱼、黄鱼、海蜇……还有一些海鲜属于我们方言的称谓,我不知道如何用文字来表述。鱼捕回来以后,每户人家象征性地分一点尝尝鲜,大部分是留下来用作腌制的,等到农忙季节“双抢”之时,才大开户牖犒赏生产队的社员。由于那时候农村里没有冷库和冰箱,所以每个小队都有五六口大大的青酒缸,有什么腌什么。小时候,我每晚跟着父母去队里记工分,总会乐不可支地摸摸比我们人还高的青酒缸。缸上面盖得厚厚实实的,缸侧面湿漉漉的似乎在渗着水,用鼻子嗅嗅香喷喷的,脑子里猜想着里面腌制的是什么,心底里时刻盼望着“开仓放粮”的日子早日来临。


我曾出海去捞过一次海蜇。那时还是生产队,有一次听说海蜇又大举“入侵”象山港,渔业小分队的社员们背上撩兜,喜气洋洋地即将倾巢而出,我央求他们让我也去看看这捞海蜇有多有趣多热闹。他们开始不同意,说怕万一出了事情负不起责任。我信誓旦旦地向他们保证我坐在船上只是看热闹,绝对不会乱动,还很自豪地向他们炫耀自己已经学会了游泳,不可能会出事的。最后他们互相交换了一下眼神,答应了,但告诉我必须一切行动听指挥。


摇着小木船,大家各自在海面悠闲地聊着天,抽着烟。而我不时站起来手搭“凉棚”,在洒满阳光的海面上东张西望,渴盼着星星点点的海蜇如潮涌来。


前方的渔民在惊呼:“海蜇来了!”那一刻,他们嘟囔了一句,躬身拿起撩兜,站在船舷边,用锐利的目光巡回着。发现海蜇后,立即彼此应和着:“快……快……快摇船过去!”然后“呼啸”着前行,当接近目标时,他们眼疾手快地把撩兜往水里一戳,又用力一提,一个又一个沉甸甸滑腻腻的大海蜇立马现身在我的眼前……我大呼小叫地对着远方的渔船吆喊着:“我们捞了半船了,你们有多少?”风挟裹着欢乐的味道,徐徐传来声音:“我们比你们还多!”


当然,像我这样的生手是很难捞到海蜇的。我热手痒脚地也想尝尝捞海蜇的乐趣,一个老渔民笑了笑,把撩兜递给我,并意味深长地看了我一眼,笑嘻嘻地说:“一定要把它捞起来哦!”我屏息凝神,随着移动的木船离目标越来越近,我奋力地把撩兜往水里一戳一提,本以为十拿九稳、稳操胜券,没想到它偏偏从撩兜边滑落,还“回眸一笑,挥手作别”。眼看着它要沉下去了,我火急火燎地把撩兜一丢,奋不顾身地往海里一跳,终于死死地把它抱着了。尽管上来以后被老渔民一顿臭骂,但我依然眉开眼笑——成功的喜悦无法形容。


我家隔壁的那位大哥今年60多岁了,他身材伟岸颀长,面容刚毅俊秀,而且头发有点卷。尽管他身有残疾,只有一只手,但他是捞海蜇的好把式。每次出海前,他总是要带上一大捆削得尖尖的、长度不到1米的竹片。每当他驾驶着小船在海面上看到漂浮的海蜇时,就把削得尖尖的竹片飞掷过去,总是不偏不倚地刺中目标。被刺中的海蜇无法沉到水里去,只能束手就擒。他总是满载而归。看到他,我就会想起《老人与海》里那个充满奋斗精神的老渔夫,尽管我家隔壁的这位大哥是个残疾人,但他面对生活却从容不迫、乐观向上、永远自信。


成群结队的海洋生物纷至沓来,是浙东象山海港区域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的一个例证。故乡的渔民,将美好的明天与朝霞和暮色一起融入了心底。





如何查看入选文章


进入宁波市教育局官网
网站路径:首页▪空中课堂☞未来作家
 
投稿方式
请点击下方链接查看
↓↓↓
一分钟教会你在线投稿《未来作家》


热爱文学的你,快来投稿吧!
下一篇入选的也许就是你的大作啦! 
 
温馨提醒
只有刊登在《未来作家》丛书的习作
才有机会入选宁波教科网
欢迎投稿!



上一篇:没有了下一篇:“生态宁波 绿色家园”全市中小学生征文比赛获奖名单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