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度美文
嗨!这里有一些好看的文字请签收
有冬要来,愿你安暖
今日小雪
月度美文又双叒叕上线啦
编辑们从2022年10月丛书中
挑选了18篇优秀美文
发表在宁波教科网
每一篇都堪称范文
可收藏可参考,让我们赶快
开启美文之旅吧
恭喜入选的
赵芯等15位同学
胡燕华等3位老师
低小版
我给妈妈颁个奖
●宁波市北仑区绍成小学302班
赵芯
今天,老师要求我们写一篇作文,题目是《我的妈妈》。我想借此机会来讲讲我的妈妈。
很小的时候,我就知道我是一个试管宝宝,妈妈进了八次手术室才有的我。妈妈说,在她想要孩子的那几年里,身体和心灵经历了无数次的创伤和磨难。所以,自从我来到这个世界上,妈妈就格外珍惜来之不易的我。
以前妈妈是个小有名气的电台主持人,有好几万的粉丝。可是为了我,妈妈义无反顾地辞掉了这份光鲜亮丽的工作。她说,再好的工作,都没有我重要。
妈妈是个压不垮的女汉子。在我小的时候,爸爸就离开了我们。生活的重担全落在了妈妈一个人的肩上,但她仍然给了我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每次生病都是妈妈一个人抱着我去医院,彻夜守着我,她好像从来都不用睡觉。
妈妈是个无所不能的人,好像什么都难不倒她。她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菜也烧得特别好吃,还会用橡皮泥给我捏各种有趣的小玩意儿。
妈妈还是个与众不同的人。从幼儿园开始,周围的同学都报了各种各样的培训班,可妈妈却从来不给我报班,她说想给我一个快乐的童年。妈妈从来不打骂我,但她也不会溺爱我。有几次我考砸了,妈妈也不责怪我,而是温柔地鼓励我,并帮我分析原因。因此我变得越来越自信,成绩也越来越好,同学们都羡慕我有一个好脾气的妈妈。
我的妈妈,平凡而伟大,坚强而自信。她一直教育我做人要善良,要懂得感恩。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只要想到有妈妈在我身边,支持我、鼓励我,我的内心就会充满力量,从而拥有克服困难的勇气。
所以,我想给我的妈妈颁个奖,因为她是最棒的妈妈!
指导老师:史海英
“厨神”
●宁波市北仑区岷山学校304班
李沁恬
我有一个能干的外婆,她留着一头精致的短发,十分洋气。
我最喜欢她那双灵巧的手。每当外婆做美食的时候,她的手就像被施了魔法一样,能把普普通通的食材变成一道道美味的佳肴。外婆做的菜总是形、色、香、味俱全。凡是来外婆家吃过饭的人,都会夸外婆做的菜好吃,所以大家都称她为“厨神”!
不仅如此,外婆的厨艺在村子里也颇有名气,每当邻居或者朋友办家宴,碰到做菜上的难题时,准会打电话来请教外婆,而外婆总会一遍遍耐心地指导,有时甚至还会直接上门手把手地教。
假期,我住在外婆家,外婆每天都会换着花样给我做各种好吃的:香喷喷的鱼香肉丝、色泽诱人的新奥尔良烤翅、酸辣开胃的酸菜鱼、香糯可口的水晶汤圆……只有我想不到的,没有外婆不会做的。
一天,我突然馋饭店里的拔丝番薯了,可是饭店离家远,我便央求外婆:“外婆,你会做拔丝番薯吗?”外婆笑着摸了摸我的头说:“这还不简单?我这就给你做,小馋猫。”说干就干,外婆来到厨房忙碌起来,切块,拌淀粉,油炸,熬糖……三下五除二,外婆就端出了一盘香气扑鼻的拔丝番薯。金灿灿的番薯块裹着晶莹透亮的糖汁,看着让人直流口水,我迫不及待地夹起一块,那细细的糖丝能拉出好远,吃到嘴里又香又甜,糖丝挂在我的下巴上,我就像长了胡子的小山羊。外婆被我的模样逗得哈哈大笑。
有个厨神外婆可真幸福哇!
指导老师:顾红娜
小吃货
●宁波市镇海应行久外语实验学校202班
周柯柠
我的妹妹有一张肥嘟嘟的脸蛋,人见人爱。可是她却有一张黑洞似的嘴,无论多少好吃的,都填不满。
一次,妈妈烤了些小面包,她一口气往嘴里塞了好几个,但她似乎还没吃饱。她的眼睛就像X光机似的,给盘子里最后一个面包来了个“全身扫描”。她的鼻孔不停地吸着气,似乎要把面包的香气全都吸走才罢休,而她的口水早已“飞流直下三千尺”了。正当她抓起最后一个面包准备塞进嘴里时,妈妈一把夺下了面包:“停停停!你个小吃货,最后一个不许吃了,留给姐姐!”
妈妈将面包递给了我,我刚接过面包,就听到了一个带着哭腔的声音:“姐姐……”低下头,只见妹妹正可怜巴巴地盯着我,最终,我还是禁不住她的目光,分了一半给她。“谢谢姐姐!你最好了!”得逞后的妹妹捧着面包,欢天喜地地走了。
不仅如此,她还经常将我的零食一扫而光。昨天,老师奖励我一包汉堡软糖,我怕被妹妹发现,就将软糖放在了高高的书架上。没想到,我去了个洗手间的工夫,软糖早已“尸骨无存”,而“作案人”正在一边若无其事地玩着积木。我正要发火,“姐姐……”妹妹又使出了她的“必杀技”。“唉——”我长叹一声,心中万分无奈……
这个小吃货真是让我又爱又恨哪!
指导老师:胡婉琼
啊恩
●宁波市曙光小学302班
林诗曈
“啊恩”是我牙牙学语时对外公独特的“昵称”。直到现在,我还会时不时调皮地“啊恩”“啊恩”地叫外公。每次听到这个称呼,外公都会像个快乐的小老头。
外公特别勤快,只要一空下来就忙着打扫卫生。因为外婆有洁癖,对家里的卫生要求极高,所以外公每天都会勤勤恳恳地将家里打扫得一尘不染,但还是经常会被外婆“挑剔”。“地拖了吗?”刚吃完早饭,外婆又开始向外公发号施令了,外公连忙抹了抹嘴巴,笑嘻嘻地说:“马上,马上,保证你满意。”说完,外公便拿着拖把埋头苦干起来。忙活了半天,好不容易把地拖完了,外婆从房间出来,看了一眼,不满地说道:“你看,拖得一点儿都不干净,重拖一遍。”满头大汗的外公听了,还是一脸笑容地说:“好的,好的,我再拖一遍,保证完成任务。”于是外公又卖力地拖了起来。我的外婆是个急性子,外公却是个慢性子,他俩可真是天生的一对!
外公特别宠我,对我的要求有求必应。只要爸爸妈妈不给我买玩具或零食,我就会实施我的“超级计划”——向外公撒撒娇,卖卖萌,那些被我盯上的玩具和零食,准会被我收入囊中。
不仅如此,外公还是我的“跟屁虫”。只要休息在家,他就会时刻围着我转。每天起床后,外公都会第一时间蹑手蹑脚地“溜”进我的房间,看一眼熟睡的我,然后再出门。回到家,他又会第一时间搜寻我的“踪迹”,看看我在做什么。如果见我在学习,他会简单地和我寒暄几句,就不再打扰我。如果见我闲着没事,他就会一直黏着我,陪我玩游戏,带我去散步,对我亲亲抱抱举高高,总之我去哪儿他就跟到哪儿,恨不得把我拴在他的裤腰带上。有个如此黏人的外公,我不仅不觉得烦恼,反而很开心,因为童年时光有这样一个陪伴我成长的人,我是乐在其中呢。
这就是我独一无二的啊恩。
指导老师:陈宝云
有味道的雨
●宁波市鄞州蓝青小学208班
胡晔
啪嗒!啪嗒!屋檐的雨水一滴接着一滴,落在门口支着的黑色雨伞上。
下雨天,总是让人多愁善感。外婆看着窗外的雨发呆,脸上也收起了往日的笑容。
“外婆,您是不是在想舅舅哇?”我双手支着脑袋,轻轻地问道。
“是呀,你舅舅说来吃黄芽笋,可是你看,现在笋都变成毛竹了。”外婆指着窗外那一株株大毛竹伤心地回答。
舅舅在外地上学,好久没有回来了,我也很想他。他错过了黄芽笋,错过了霉干菜,错过了红樱桃……
“外婆,我有办法。”我连忙进屋拿出画笔,在纸上涂鸦起来。不一会儿,一幅幅画就出现在我们眼前——有冒着嫩尖的黄芽笋,有香喷喷的霉干菜,还有压弯枝头的红樱桃……
“你这是?”外婆疑惑地问。
“望梅止渴!《望梅止渴》的故事您听过吗?”我一脸严肃地说。“我把它们都画下来,等会儿拍给舅舅,他看一看照片,就像吃过了这些美味,这样就不会太想念外婆的味道啦。”
外婆抚摸着我的头,笑着说:“你个鬼灵精。”
看到外婆的眉头舒展开来,听到她爽朗的笑声,我看着手中的画,闭上眼睛,心里默默许下一个愿望:雨呀,雨呀,请带点黄芽笋的味道,带点霉干菜的味道,带点红樱桃的味道……飘到舅舅的窗前,这样舅舅就不会太嘴馋了。
指导老师:钟帅帅
小学版
指尖上的宁波“鲜”
●宁波市实验小学606班
陈宥廷
“来来来,点菜点菜,想吃什么自己点,每人至少点一道菜……”
“心愿菜单”是我家逢年过节的保留项目,每次节日聚餐将要临近时,奶奶会早早地召集大家报出各自心爱的菜名,汇集成一张丰富的节日“心愿菜单”,然后忙碌地准备。可是这次的点菜活动来得有点晚,眼看明天就要聚餐了,奶奶才开始召集点菜,还来得及准备吗?
虽然心存疑虑,但我还是毫不犹豫地报出了心爱的菜名:“我要吃大黄鱼!”
“我要吃梭子蟹!”“我要吃大龙虾!”一道道大菜从家人们的口中飞跃而出,仿佛说完之后这些美食都会瞬间从天而降一般。难道只有我在心里暗暗地替大厨奶奶捏一把汗吗?可奶奶不慌不忙地记录着,毫不抱怨,看起来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
“还要吃什么水果吗?”
“草莓!”大家又异口同声地点起了水果。
奶奶一边问,一边更新着菜单,然后掏出手机一顿操作,不知其中有什么奥秘?
黄鱼、梭子蟹、龙虾、草莓……这些宁波人最爱吃的海鲜、水果,都要从码头、田里运过来,这么短的时间里,可以实现吗?
出于好奇,我问了奶奶:“奶奶,我要吃的美食能在明天到达吗?”奶奶信心满满地说:“保证可以!相信奶奶吧!”我半信半疑地中止了“采访”。
第二天一早,妈妈精心打扮了一番,似乎在为迎接亲人们的到来做准备。可我最关注的还是奶奶的那张“菜单”。脚刚迈进厨房,就听见一些动静,我马上往水槽里一瞥,“哇!大黄鱼!”这是我第一次见到新鲜的大黄鱼,全身金灿灿的,非常漂亮。旁边的泡沫箱里还有几只瞪着眼睛的大螃蟹,欢快地吐着泡泡。咦,不到一天的时间,这些心愿菜单中的新鲜食材就集齐了,它们是怎么运过来的呢?看着忙碌备菜的奶奶,我先收起疑问当起了“助理大厨”……
奶奶把所有美味佳肴都端上了桌。大家坐了下来,奶奶举起杯子,大声说道:“我宣布,聚餐正式开始!”
我先夹一块大黄鱼肉,这味道又鲜又嫩;再品一只大大的梭子蟹,蟹肉又肥又美;最后尝一个鲜红的草莓,多汁又甜美。
这时,我又问起了这些美食的来源。奶奶笑开了花,答道:“我现在可厉害啦,只要在手机上的买菜软件、海鲜专卖软件上选好食材,手指点一点,这些鲜活的鱼蟹海鲜、新鲜水果就会从宁波的海鲜码头和水果园飞速抵达家里,我们就能马上品尝到新鲜的美味了。”
“这是科技的进步、物流的发达、城市的发展、人民的勤劳给我们家带来了生活品质的提升啊!”爸爸感叹道,“以前,我们要吃到黄鱼、螃蟹这些海鲜,得去菜场好好挑选,如果要更鲜活的海鲜,得开车去象山石浦买。现在,我们足不出户、动动手指,这些新鲜的食材就会送到家门口。只要有一部手机,下个订单,不只是我们,全国各地的人民都能吃到我们宁波的美食了。”
哦,现在我知道了,原来这张“心愿菜单”的背后,还承载着我们宁波人共同拼搏努力的结果啊!我相信,让我们引以为傲的“宁波鲜”不仅会走遍全国,还会走向全世界,让世界各地的人们都了解宁波,记住宁波,爱上宁波!
指导老师:陶亚波
青山绿水的守护者
●慈溪市第二实验小学五(5)班
方沁颜
我的外婆家在慈溪市观海卫镇白洋村,这个依山傍水的小山村因白洋湖而得名。这里风景秀丽,绿意延绵的群山、碧波荡漾的清水、错落有致的古宅,让这儿成了一处世外桃源。
说起白洋村,不得不说远近闻名的白洋飞瀑,当地人称它“大泡水”。听外公说,白洋飞瀑是一个背靠悬崖、面临深渊,左接险壑、右连峻峰的三级瀑布,与五磊山的白龙潭瀑布是一对姐妹瀑。假期里的一天,我随外公一起上山,来欣赏这有名的“大泡水”。虽然以前也来过,但由于今年秋冬多雨,飞瀑并不像往年那般“消瘦”,一挂飞流从天而降,远望如银练,近看若白雾。站在底部,我们感受着飞瀑的壮观,寄情于这山水之间的美好。
外公的杨梅山就在这白洋飞瀑旁边,他几乎每天都会来山上转一转,看一看,修剪树枝、清理杂草。这片山是他的全部,他是这大山的守望者。外公总是说,山里的活是干不完的。我很好奇,山里怎么有那么多活要干?
夕阳西下,我想早点下山回家,外公却摆摆手,说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没干呢!有什么比他的杨梅树更重要呢?只见外公拿起一个黑色垃圾袋,拿上钳子,径直来到飞瀑边,弯下腰捡起游人丢下的一张张纸巾,又一个跨步来到另一边,捡起一个个白色塑料袋……瘦小的身影就这样不停地穿梭在这飞瀑间。
我终于明白外公说的这件重要的事是什么了。这件事或许不起眼,或许没有人知道,或许没有回报,但是勤劳善良的外公依然每天坚守着。他守护的不仅仅是他的杨梅树,更是这片绿水青山和自己的美好家园。
看着外公忙碌的身影,我想对大家说:亲爱的朋友们,欢迎你们来白洋飞瀑游玩,但临走时请带走垃圾,绿水青山需要我们共同来守护!
指导老师:冯幼玲
海边人家
●象山县石浦镇中心小学五(2)班
潘润哲
石浦三面环山,一面靠海,是个典型的渔港小镇。游走其中,你可以在这儿领略到传承了几百年的渔家文化。
贝壳是海边随处可见的。这里的贝壳并不是最漂亮的,但心灵手巧的海边人家却发现了它们独特的美。他们用彩色的线把小巧的贝壳串起来,一个碗底大小的贝壳在最上方,然后将几串小贝壳吊在下面,这样,一个贝壳风铃就做成了。那洁白的贝壳与棕红色的木门形成对比,让人眼前一亮。风一吹,贝壳风铃便随风舞动,发出清脆的乐音。较大的海螺壳也被人们收集起来,因为它们别有用途。这些海螺个个都有碗口那么大,一拃多深,刚好可以当作花盆。它们常常被挂在屋檐下,里面种着多肉、吊兰或者绿萝。有的绿萝生长得很好,像绿色瀑布似的垂挂下来,和摇曳的贝壳风铃交相辉映,煞是好看。
鱼鲞作为海边人家的一种传统美食,几乎是家家都会制作的。石浦的渔获丰富,鱼鲞的种类很多。常见的有河豚、大黄鱼、小黄鱼、鲳鱼、秋刀鱼或乌贼等。像河豚这样的小鱼,只要处理得当就可以制成鱼鲞。用刀剖成两半,放在渔网架上,在阳光下晒上几天,它们就渐渐干了,析出的盐分在阳光下闪闪发亮,凑近一闻,是浓浓的咸香味。在鱼汛期里,海边人家的屋檐下挂着鱼,门前摆着鱼,晾衣绳上还搭着鱼,一阵风吹过,鱼鲞的咸香味就把鼻子塞满了。
织渔网可是渔嫂的拿手活。如果你在镇上闲逛,经常可以看见渔嫂们在海堤上、河岸边、行道树下织渔网。她们通常戴着草帽,一手拿线,一手拿梭子,低头俯身,双手飞速穿梭,不一会儿就织好一段了。渔网长长的经线绵延几十米甚至上百米,有时一不留神,你就已经沿着渔网走到了大路的尽头。
汽笛呜呜,船开来又驶去。鱼鲞晒了又晒,渔网织了又织,海边人家在每天的忙碌中传承着悠久深厚的渔家文化,并代代延续……
指导老师:陈苏哲
爸爸的故事
●宁波市海曙中心小学东校区六(5)班
吴卓尔
有这么一个人,他无论干什么事都是慢吞吞的,慢吞吞地说话,慢吞吞地睡觉,慢吞吞地走路,甚至连看手机也是慢吞吞的,他,就是我的爸爸。
爸爸的微信个性签名是:“慢,是一种失传已久的艺术。”仔细品味,好像不是没有道理啊!不过在生活中,他这样做还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那天下午,我闲来无事,对爸爸说:“爸爸,我要出去玩!”爸爸看着手机没有理我。“爸爸、爸爸,我要出去玩啊!”我连叫他几声,他终于缓慢地转过头,缓慢地吐出一声:“啊?”这分明是《疯狂动物城》里那只慢吞吞的树懒嘛!
我从来没看到他为我的成绩着急过。他不像其他人的爸爸那样,每次孩子一放学回家就急着问:“今天考试得了几分?”他总是“宠辱不惊”,我成绩好了,他就呵呵笑着,告诉我要再接再厉;差了,还是呵呵笑着,告诉我“猴子也有掉下树的时候”。
爸爸对我说,成绩不是最重要的,开阔眼界才是最重要的,所以他带我去了好多好玩的地方,让我在玩中学,学中玩,还特别注意我的礼貌教育,“谢谢”“请”“麻烦”这些生活中必需的礼貌用词,都是他教给我的。
他还很好玩。一次,我们走在回家的路上,他突然用五音不全的嗓子唱起了歌曲,路人纷纷向他投来奇怪的目光。妈妈不容爸爸继续“放肆”,立刻冲上前捂住了他的嘴,“教育”了他一番后才松开手。可刚一松开,爸爸又唱了起来……这“收音机”的开关在哪呀?!
爸爸还是一个勤奋的人。他小时候成绩并不好,但是长大后,他勤奋努力,用八年时间自学日语,考取了日语口译证书,成就了事业,一些比他学历高的人也得叫他“吴老师”!
爸爸身上的故事还有很多呢!下次我再讲给你们听!
指导老师:宋敏尔
输亦是赢
●宁波市北仑区泰河学校509班
王睿
周末的早上,我看到餐桌上有几个完好无损的熟鸡蛋,便兴致勃勃地向大家提议:“我们撞蛋吧!”妹妹连声叫好,妈妈也欣然答应。
撞蛋,我可是老手!凭我多年的撞蛋经验,被攻击者的胜算更大一些。但我还是有一点担心:万一妹妹总不攻击我呢?万一这个方法失灵了呢?万一我的蛋壳不够硬……我紧紧地握着鸡蛋,尽量保持镇定,等待妹妹发动“攻击”。
“你来呀!你过来呀!”我故意出言挑衅,妹妹果然信心十足地主动出击了,对我的鸡蛋进行了猛烈的“攻击”。几次碰撞后,突然听见“咔”的一声,我们赶紧查看,原来是妹妹的蛋碎了。“哈哈哈……太好了,我赢了!”我高兴地大叫起来。
我刚想嘚瑟一番,就看见妹妹的眼睛红了,鼻子也开始红了起来,然后眼睛里的泪水越攒越多……糟了,情况不妙,妹妹哭了起来。
“哇……”
“哇……”
“哇……”
从“小雨”到“中雨”再到“暴雨”,唉,好像有一发不可收拾之势。果然,妹妹的哭声成功吸引了爸爸妈妈。“王睿,你又欺负妹妹?”妈妈一声狮吼在耳。“乖,我们再拿个蛋和哥哥比。一定会赢的!”爸爸也柔声哄着妹妹。“呵呵,呵呵……”我一边傻笑,一边偷偷把鸡蛋蹭在桌角。“你看,哥哥的蛋其实碎了,而且碎得比你厉害,你刚刚没发现而已!”话音刚落,妹妹破涕为笑,得意地喊着:“我赢了,我赢了!”妈妈偷偷给我竖了大拇指,爸爸拍了拍我的肩膀。
唉,小孩子真难搞!眼泪鼻涕还在脸上,她竟笑得如此灿烂!我边吃鸡蛋边想:赢亦是输,输亦是赢嘛!
指导老师:张燕君
中学版
盘 扣
●余姚市姚北实验学校706班
张俊熙
周末,我到外婆家看望她。
外婆家不大,却格外整洁。一进门,最吸引我的,不是餐桌上冒着白汽的老鸭煲,也不是那盘新鲜水灵的车厘子,而是——
“外婆,你穿的这件衣服的扣子怎么跟我们的不一样呀?”外婆听到我的发问,低头瞅瞅自己的衣服,不禁哑然失笑,她指着自己的领口说:“你仔细看——这个叫盘扣,也叫盘纽、纽结和纽襻,从古代就有了。”“真好看,外婆,你给我讲讲盘扣的历史吧,我想多了解一些。”
“过去啊,人们穿的服装都很朴素,样式也很老派,以中式为主……”外婆坐到我身边,陷入了回忆……
阳光慷慨地从窗台洒落,剪下一老一小专注的身影。
不知讲了多久、听了多久,外婆缓缓起身:“好啦,吃饭喽。”而我还沉浸在盘扣的历史中——原来在过去,小孩的拜岁衣、妇女的罩衫、新郎的唐装等,都是用大襟或对襟的式样缝制的,样式大气古朴。而两片衣襟之间会用一枚布做成的纽扣来固定,这就是盘扣,它不仅是服装的配属品,更是传统中式服装标志性的装饰品,有了盘扣的服饰就更显古典之美了。
而外婆身上的这件衣服,是一件蓝色的对襟盘口衫,简洁优雅,是我的阿太——外婆的母亲,在多年前一针一线缝制出来的。几十年后的今天,外婆穿上它依然舒适合身。外婆说阿太以前是村子里有名的巧手。说到这里,外婆的眼里满是骄傲,眼眸里散发出青春的光彩。
吃过午饭,我便缠着外婆,求她教我做盘扣。外婆拗不过我,便同意了。“这盘扣呀,在旗袍中用得最多了。做盘扣的材料比较简单,每副盘扣只需要两条一尺长、两寸宽的布条就可以了,缝纫机那边放着些布料,我们去拿一些来吧。”外婆指着不远处的缝纫机说道。
来到缝纫机旁,我选了一块深蓝色的棉布料,外婆则挑了一块紫色花瓣图案的布料。听外婆说,做盘扣的材料还可以用绳、丝带、毛线等。盘扣的式样也很多,有一字扣、兰花扣、梅花扣、蝴蝶扣、双钱结、凤尾结等,包含着盘、缝、包、缠等多种工艺,而且每副盘扣都有雌雄两结。
我惊叹道:“外婆,纽扣也分雌雄呀?好神奇。”
“是呀,外婆小的时候,总是跟在你阿太身边看她们做这些,可我那时候只知道玩,没有认真学,所以也只懂得些皮毛,现在估计没什么人还会这项技艺了。”说着,外婆的脸上闪过一丝失落。
我的心也随着外婆的情绪而波澜起伏。看着外婆伤感的样子,我更想好好学一学这门技艺了!外婆将紫色花布在桌面上摊平,然后用尺子比出一尺长、两寸宽的大小,再用剪刀裁剪好。我也学着外婆的样子剪好布条,接着在外婆的指导下将布条对折,但这柔软的布条灵活得很,在我的手上根本不听使唤,我只得屏息凝视,耐着性子一点一点慢慢地对折。紧接着,外婆帮我用熨斗反复压了压布条,这样布条就变得服服帖帖的了。然后我将对折的开口仔细地用针线缝好,再小心翼翼地借助镊子的力量,在棉布中间的“通道”里穿入一根粗棉绳。完成这一系列的步骤后,我不禁沾沾自喜:“外婆你看!我做得还不错吧!”外婆点点头,乐得眼角的皱纹都紧紧地抱在了一起,像那精致的兰花结盘扣。
整个下午,我和外婆都沉浸在盘扣的世界里,每当我没耐心,想放弃时,抬头看到外婆专注的神情,我就不敢再松懈。终于,一枚歪歪扭扭的盘扣从我手中诞生了。
小小的一枚盘扣,或清新淡雅,或明媚艳丽,或端庄大气,在沧海桑田的历史变迁中以它特有的生命力经久不衰,它是服装的点睛之笔,有手的温度、匠人的情怀,从布料到成品,它有中国人对生活的表达,它也寄托着一代又一代人心中难以割舍的情怀。
指导老师:黄萱
等一等,别让他走丢了
●宁波市镇海区仁爱中学初三(7)班
黄诗涵
有的时候,发现爱你的人老了,只需要一瞬间。
那天,我和爷爷一起去家附近的小餐馆吃饭。正值初春午后,阳光正好,万物都在孕育新生,以柳条上刚抽出的嫩芽为首,小小的,惹人怜爱。我一边快步往前走,一边漫不经心地和身旁的爷爷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着:“爷爷,你看这柳枝,真不愧是——”话到一半我突然就顿住了,身边是空荡荡的街道,哪有什么爷爷的身影。我焦急地掉头往回走,在转角处拐了个弯,才看到远处爷爷矮小的身影,正拄着拐杖一步一步颤巍巍地向前挪着,微风吹乱了他花白的头发。他看见了我,随即摆摆手示意我先走。我背过身去,眼前升起了一片雾气。
爷爷怎么就老了呢?那个曾经身强体壮,到哪儿都留下爽朗笑语的爷爷去哪儿了呢?是走丢了吗?路边传来一阵清脆的自行车铃声,那个“走丢了”的爷爷似乎正迎面向我走来——
“爷爷,等一等……”
前方的自行车猛地刹住了车,随即,车头灵活地一转,车尾跟着一甩,爷爷身子一摆,脚下的轮子一转,那辆老式的永久牌自行车便嘎吱嘎吱地向我驶来,停在骑着小自行车的我的面前。
“小家伙,你不是要去看灯展吗?等一等可就来不及喽!”爷爷用他粗糙的手指轻轻勾了一下我的鼻尖。
“那您抱我去。”我一把抓住了爷爷的手。爷爷一愣,随即大笑起来,一把将我举了起来,然后一手抱着我,一手扶着自行车车把,带着我奔向灯火通明的展区,路上留下了爷爷一串爽朗的笑声。
那一年,我5岁,爷爷65岁。
冬去春来,夏至秋又回,在一声声清脆的自行车铃声中,我骑着自己的专属小自行车,与爷爷并肩骑行。街坊邻居们常说,整条巷子的爷孙关系中,就属我和爷爷的关系最好。
最近一次去看灯展是在去年,爷爷已年逾古稀,那辆会嘎吱作响的永久牌自行车早已被永久地封存在了车库里。而我已从一个不懂事的小毛孩成长为一个充满活力的少年,浑身上下都有使不完的劲儿和热情。
那天,我骑车,爷爷步行。
看着前方的一排排灯笼,我不由得加快了骑行的速度,风在耳边的呼呼声令我十分享受。我越骑越快,越骑越快,只听得——
“囡宝,等一等……”是爷爷气喘吁吁的声音。
我急忙掉转车头,爷爷正极力地加快脚步向我走来,他那布满皱纹的额头上,汗水正一滴滴地落下来,他咬着牙,费力地迈着两条因水肿而臃肿的腿。见我看着他,他便努力挤出一丝笑容:“这老腿啊,走不动喽。”他无奈地拍了拍自己的腿,继而又费力地向前挪动着身子,衬衫因为汗水紧紧地粘在了他的背上,背上的骨头依稀可见。爷爷啊,你何时变得这般瘦弱了?你的脊背为何弯成了一道弓?你那一头茂盛的高高竖立的乌发,为何现在只剩下几根零星的耷拉着的白发?你那一口一笑起来就露在外面的白牙,又是从什么时候起变得东一颗西一颗,残缺不全了呢?还有你那双饱含笑意,对未来充满憧憬与希望的眼睛又是从什么时候起渐渐失去了光泽,如一潭死水般黯淡无光了?你的手,那双最有力的抱着我飞速赶往灯展现场的手,竟在我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变得渐渐无力,只剩下包着脆弱骨头的一层皮了?你又是何时拄起了小小的拐杖?你的肌肉,你的爽朗的笑声,你的迅捷的脚步都去哪儿了呢?岁月啊,你怎这般无情,如此匆匆地催老了我的爷爷!
自行车的车铃声在我的耳畔渐渐恍惚了,我缓缓地收回了思绪,又一次转过转角,回到爷爷身边,小心翼翼地搀着他慢慢地走。
我得等一等他,别让他走丢了。
指导老师:钱海燕
舌尖上的烦恼
●慈溪市宗汉街道锦纶初级中学八(1)班
童紫柔
对于一个出生在江西的人来说,辣椒在饭桌上是必不可少的,我对辣椒的喜爱简直到了无辣不欢的程度。每当闻到辣椒香,我总是会情不自禁地咽咽口水,从而胃口大开。但是我们家却出现了一个另类——我的弟弟,居然一点辣椒都碰不得。于是,我们家的菜就从爆辣变成了一点也不辣。我彻底崩溃了,但这仅仅是噩梦的开始。
回想在江西的时候,我每天早上都要来一碗烫粉或炒粉,再在上面加一个荷包蛋,撒上一层红通通的辣椒粉,那入口的丝丝辣味简直太棒了,吃在嘴里,犹如飘在云端。那时,连学校的菜也十分符合我的口味,几乎每一道菜都有辣椒的身影,那个滋味简直可以用“妙不可言”来形容。
可是,自从我跟弟弟跟随爸妈来到浙江上学后,我的吃辣生涯就彻底结束了。从开始家里的菜不辣,变成了学校的也不辣,最后变成了早餐不辣,午餐不辣,晚餐不辣,甚至连外面饭馆里本来是辣的菜也不辣了。
有一天中午,爸爸妈妈妈有事出去了,我和弟弟的午饭没有着落,怎么办呢?于是,我决定带弟弟出去吃。来到饭馆,我看着这里的菜两眼放光,麻婆豆腐、酸辣土豆丝、干辣椒炒肉……看到那些菜,我嘴里回荡起那久违的辣味,不禁垂涎欲滴。我立马点了一份看起来最辣的菜——辣子鸡。菜单图片中的辣子鸡,满满的都是小米椒,在我的认知中,小米椒挺辣的,光看着就让我热血沸腾。
菜终于端到了我的面前,看着眼前的辣子鸡,我迫不及待地夹起一块,可碰到舌头的一刹那,我就发现有点不对劲,怎么一点都不辣?根本不是我印象中的那个味道。我又试着夹了一个小米椒吃,咦,怎么连小米椒也不辣?!我的吃辣大梦破碎了,心中最后的希望也破灭了。
唉,什么时候我才能再次吃上辣啊!
指导老师:张裕霞
多年父子成兄弟
●慈溪市慈吉中学908班
沈展硕
父亲高大强壮。小时候,我的脑袋只能够到他的大腿,我的手常被他紧紧地攥在掌心。
记得有一张照片,是父亲搀扶我学走路的一瞬间。相片上,我顶着一个皮球肚,上身往后倾,重心不稳,父亲弯着背,两只手扶着我的双手,正低着头教我走路。照片中最多的,是我架在父亲的肩膀上,两只小脚挂在父亲笑脸两边,他的双手总是向上牢牢地牵住我的双腿。长大后,我看到自己威风的样子,笑得合不拢嘴,妈妈嗔怪道:“你小时候就是一个小懒虫,每次出去,才走几步就原地踏步!”“我这么懒吗?”“你就是小滑头,总让你爸爸背你,你记得吗?”我当然记得。那时小小的我,伏在父亲微曲的背上,是那样舒坦、惬意。
我渐渐长大,我的脑袋可以够到父亲的肩膀了,但父亲的背影,依然是那么高大。有时来了兴致和父亲比赛掰手腕,即使我两只手一起上,也撑不了几秒。这时父亲的脸上便挂着难掩的笑容,随后又好像有点失落地摇摇头:“过不了多久,我就不是你的对手喽!”以前去公园散步,我总是喘着粗气紧跟在父亲身后,现在我的步子很大,快步走时,常常跟父亲难分伯仲,有时候看着父亲不想被自己追上而奋力向前走的背影,我心里便有种难言的滋味。他现在很喜欢和我比,跟我比打球,跟我比做题,甚至还要跟我比肌肉,我知道他不是想要赢我,他只是想一直成为我最有力的依靠。
升入初二以后,我的身高急速飙升,一眨眼就和父亲的个头不相上下了。我突然发现,父亲在我面前,已经不像以前那样高大、强壮了。我的腿,已经比他长了些许,手也比他大了很多。一起去散步时,妈妈说我们父子俩的背影,特别像两兄弟,简直就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走路时,父亲渐渐没有了战斗力,已经追不上我了。当我回头看他时,触碰到了他欣慰的目光,他朝着我微笑,挥挥手示意我继续向前走,顷刻间,一阵暖流在我的心底流过,原来我不知不觉长大了,而父亲也慢慢老了。那一根根白发已不知何时爬上了他的头顶,深深浅浅的皱纹也在他脸上扎了根。时光如此刻薄,就这样不打招呼一点点偷走父亲的风采。
之前妈妈调侃过:“你这个臭小子,小时候爸爸这样背着你,不知道等爸爸老了,走不动了,你会不会背爸爸。”从前听着觉得好玩,现在却觉得沉重。亲爱的父亲,以前你的背是我可以放肆的港湾,以后,我会越变越强,让您也能放心、踏实地依靠我,就像从前的你,我的背也会像远方连绵不断的山脊,坚忍无比。
指导老师:王佳玲
老街韵致
●宁波市北仑区松花江中学902班
高璐
老街最让人难忘的,是那木屋、青石板和石子路。
街道不宽,行人却熙攘。天边初现霞光,街边的店铺主人便争先恐后地张罗着,开始了一天的忙碌。未消的雾霭和早餐铺蒸腾的热气依着往常的次序在空中交融,优哉游哉地在青瓦铺就的屋顶上玩耍嬉闹。
不多时,南来北往的人渐渐多起来。热气完全将薄雾驱散。可以听见高声的吆喝,听见清脆的锅碗瓢盆的碰撞。这些再平常不过的声响,若是被离家的游子听去,定会在他们的心中谱奏出悠扬华美的乐章,随后被奉为天籁,烙印般深刻在脑海里。
沿街两旁遍布老旧房屋,以砖木结构为主。流年在这里刻下了斑驳的岁月,也沉淀出弥久的芳香。店铺一家挨着一家,规模不大,曾经都摆有琳琅满目的杂货。较显眼的是常年开门迎客的茶馆,窗户雕有雅致的花纹。可惜刷过漆的木面大都已经褪色,难以窥清最初所施之彩。
青石在老街是很常见的。每户人家的门前大多有一两级用这种材质所制的石阶,现在多半都是坑坑洼洼的,每到下雨就蓄满积水。待晴朗时,阳光并着积雨铺洒,老街的模样也被几汪水映衬得更显沧桑和凝重。仔细打量这些长方形的石板,倒能发现一些额外的意趣。长久以来的风雨侵蚀,磨平了它们的棱角,于是石缝中的青苔,反客为主,肆意生长,明目张胆地盘踞此地。细细赏玩,倒也与刘禹锡笔下“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的景致有几分相近。
我在一旁驻足良久,看得入了迷。等回过神儿来,从这头走到那头,才发现雨雾渐渐笼罩了老街。绵绵的雨滴从檐上滑落,邂逅残破的蛛网,又投向路面水洼的怀抱,溅起朵朵水花,发出有节奏的滴答声,一起一伏的,唤醒了老街沉睡的生机。
以往这类淫雨霏霏的日子,我若撑伞走过,必定会抱怨街道的曲折不平。那些上空杂乱无章的线或杆总是刮住伞沿,让人失了耐心。后来偶然在某本书籍上瞥见老舍先生的一段文字:“生活是种律动,须有光有影,有左有右,有晴有雨,滋味就含在这变而不猛的曲折里。”至此,方才顿悟老街教给我的道理。
要我说,老街更像是一位悠闲从容的老者。他不惧风吹雨打,也不为俗事所累,常在自己的位置上沉默伫立,静观世事变迁,万物沉浮。那些车马喧嚣的热闹场景都与他无关。偶有闲心,便点拨几下,让人心里亮堂,学得脚步再忙,也能品出清欢的道理。
铁凝曾在《长街短梦》中大致写道:“假若人生如一条长街,我就不愿意错过这街上每一处细小的风景。假若人生不过是长街上的一个短梦,我愿意把这短梦做得生机盎然。”在砖瓦构建的老街,日子是一砖一瓦,生命是一梁一柱。漫步其间,有无数被编织的短梦悄悄埋藏进记忆深处,生活就这样在老街韵致的包裹里充实而平静地继续着……
眼前的老街好像又突然跃动起来了,恍惚间,我看到和平年代在街上穿梭的人群,看到战火纷飞时车马踏过扬起的黄沙,看到文人墨客在茶馆窗前切磋诗文……须臾,喧嚣又渐轻,渐淡,最后归于沉寂,剩一地斑驳的树影。
这大概是老街韵致的独特魅力。它有多长历史,我不知道。只是听上辈人说它落成的年代距今很久。现在的老街纵然不是什么闻名遐迩的名胜奇观,也没有什么丰饶的物产,但厚重的文化沉淀和历史余味是可以从其建筑的肌理中找到并品读的。如果你问我,老街到底哪里好,假如你也恰好在老街,我会带你走上一遭,去看老街的雨,雨后的阳光,听那些粘在墙上的悄悄话,同你分享老街教会我的道理。或许此时的你像现在的老街一样籍籍无名,鲜为人知。但请明白,你不是被别人丢下的,也不是为别人准备的。一切自由生长,自己种花自己开,时间吹落的,交给时间捡起来。
愿我们的生命中,常有这样的老街,让你驻足停留;愿我们的人生中,常有这样的韵致,让你细细品味。若你善于发现,世间万物皆有自成其趣的一面,被时光浸润过的,才绝尘脱俗,才直抵灵魂深处,引人遐思。
指导老师:王萍
教师美文
梯田秋歌
●余姚市长安小学 胡燕华
金秋,在记忆深处,是五彩斑斓的。红的,黄的,绿的,紫的……只要能叫得出的颜色,在秋天里都能找到。而在这绚烂的万千种颜色中,最好看、最令人心驰神往的,必定是丰收的颜色。而丰收的主色调,便是蓝天白云画布下的那抹金黄,那抹预示着收获、给人温暖的金黄,那抹拥有着力量、注定醒目而不凡的金黄。
天台县泳溪乡的北山村梯田,在金秋时节也一样染上了丰收的色彩。这里有天台最高峰苍山顶,也是徐霞客进入天台山的首站,至今还留有一条霞客古道。而北山梯田,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鎏金梯田。鎏金,是一种古老的传统工艺,是将黄金镀在金属器皿上。在北山,目之所及,是令人心醉的金黄色,是稻谷成熟的丰收色。在阳光下,光耀夺目,闪闪发光,从山底一直盘旋到山顶,层层叠叠,横无际涯,深沉而内敛。山风拂过,这金色的海洋便掀起了一层层金黄的波涛,一浪高过一浪,此起彼伏,蔚为壮观。置身其间,空气中弥漫着浓浓淡淡的稻香,叫人熨帖又舒坦。
由于海拔不同,虽然同处于一座山坡,但每块梯田的色彩也不同。梯田与民居相映成趣,星罗棋布,绵延纵横。梯田里,深深浅浅的黄,曲曲绕绕的田埂,时高时低,或大或小,组成了一幅精美的画卷。间或,夹杂着一些直立着的收割后被扎成一捆捆的稻草,于是,山坡显得更为生动了。
晨昏,是赏梯田稻田最好的时机。大山里的光照时间明显短于平地,傍晚四点,还略带刺眼的阳光就已经隐在山的背后了。那便赶个大早,来北山尽情地赏那一抹耀眼的黄吧。
朝阳还藏在云层里,不远处的山峦隐隐有白雾缠绕,近处层层叠叠的稻田依山爬升。突然间,晨光冲破云层洒下来,顿时,满山铺金,眼前一下子流光溢彩,像一幅幅巨大的抽象画在大山中铺展开来,在我的眼前丰满起来。露营在此的游人,守候日出的摄影人,攀登古道的徒步者,此刻都在这北山梯田汇聚,一睹北山梯田的绚丽风姿。是呀,此刻的北山梯田,真的是遍地鎏金,不负鎏金梯田的美称呀。
梯田,是山区传统农耕的缩影。在此,你还可以见到最古老的秋收方式。“立秋处暑云打草,白露秋分正割田。”已过秋分,一把镰刀,一个稻桶,麻利割、用力甩,便可以完成谷粒的收取。那一声声镰刀摩擦挺立的稻秆发出的唰唰唰唰,那一阵阵沉甸甸的谷穗甩在稻桶上响起的啪啪啪啪,在大山深处飘荡开来,那是梯田吟唱的最嘹亮的丰收谣,那是山民们弹奏的最动听的旋律。劳作的山民裸露的皮肤是黝黑色的,流淌的汗珠在阳光下泛着晶亮的光。他们一板一眼地劳作着,在完成一担稻谷的收割之后,便收工了。在稻桶上盖好甩下禾穗的稻秆,挑起这担还带着泥土清香的稻谷,晃晃悠悠地走上蜿蜒的小道,走向家中已经铺开的竹簟,让稻谷均匀地享受阳光的抚摸,变化成清香的泳溪香米。他们并不急着把梯田上的稻谷一次性收割完毕,也许是每天劳作一些,更能延长丰收的喜悦,更能满足丰收的欲望。
北山村,一片片绵延的梯田,宛如一张张斑斓的五线谱。在千沟万壑中,匀称地舒展在苍茫的天地间。而辛勤劳作的山民们,如同点点跃动的音符,以古老的方式,弹奏着古朴悠扬的旋律。层层梯田,没有刻意的摆布,却流淌着山民们对土地的敬畏,对粮食最真挚的情感;层层梯田,没有机械化的操作,却诠释着愚公精神的崇高和精卫填海的可贵;层层梯田,没有精心的设计,却抒情着沧海桑田的变迁和春花秋月的故事。
梯田秋歌,不在唐诗宋词里,而是在那遍地斑斓的丰收色彩中。天台泳溪乡北山村的山民们,他们以粮食作画,绘制了中国最诗意的画卷,他们以原始耕作制谱,唱响了中国最动听的旋律。
“呀!土豆!”
●宁波市第十五中学实验校区 王亚萍
种在小院篱笆边的土豆丰收了。
看着脚边躺着的大大小小形状不一、或圆或扁零星沾着泥巴的土豆,我用手抹了一把额上渗出的汗珠,不禁满心欢喜,惊呼出声:“呀!土豆!”这是今春第一次播种后收获的土豆呀。
小时候,我经常吃土豆,还有红薯、南瓜这一类地鲜。那时大家的生活条件都不太好,普通人家日子比较拮据,除必要的生活开支外,父母没钱给我们买什么好吃的零食。舅舅家在乡下,地里种了很多东西,隔三岔五地挑着满满一箩筐蔬菜瓜果送到家里,比较多的是萝卜、土豆、红薯、辣椒、青菜、玉米、南瓜等,都是最新鲜的时令蔬果。我很喜欢吃红薯、南瓜和土豆,总也吃不厌,外婆看我吃得香,总笑我像只小猪一样不挑食,好养活。
外婆会变着花样做东西给我们吃,像红薯干、南瓜干、爆米花,都是好吃的零食。外婆还给我做各种口味的土豆吃,有酸辣土豆丝、炒土豆片、蒸土豆泥、炸土豆条,特别是盐烤土豆,简直是一道味道超级棒的零食,大大满足了我的童年味蕾。至今回忆起来,仍然满口生津。
外婆把一大堆土豆按大小分开,大土豆是留着平时烧菜用的,而那些拇指般大小的土豆,乡下人往往不屑一顾,要么拿来喂猪,要么弃在田间地头,而外婆则把小土豆拿来做盐烤土豆给我们吃。我曾问过外婆,为什么要挑这么小的土豆,一口一个还不够塞牙缝呢。外婆告诉我,小土豆容易烤熟,盐分也容易入味,而且因为是地里新鲜挖出的土豆,自带一种清甜味道,做零嘴再好不过了。现在想来,外婆怕是因为节俭,小土豆不舍得扔掉,刚好她又心灵手巧,把小土豆做成孩子爱吃的零嘴,也是物尽其用了。
外婆每次烤小土豆时,我都会帮忙。我蹲在地上,小手用劲在盆里搓洗着小土豆,把上面的泥巴仔细洗净,盆里的清水慢慢变得浑浊起来。捞出土豆后,再在干净的清水里过一遍,那些小土豆便一个个泛着光泽,变得玲珑可爱了。
外婆把洗净后的小土豆放进锅里煮,我在灶台下往炉灶里添柴火,熊熊的火光映红了四周的墙壁,也把我一颗欢喜跳跃的心照得敞亮敞亮的。小土豆很容易煮熟,等到水快烧干的时候,外婆便往锅里放进盐巴,眨眼工夫盐便消失遁形,溶化在水里。外婆让我不要再往炉灶添柴火,说是要用灶里的余热把水烧干蒸发。渐渐地,土豆皮变得皱皱的,锅里渐渐起了一层白白的盐霜,一些细盐颗粒也附着在土豆表面。外婆用锅铲小心翻炒着,以免刮破土豆,尽量保持外形的完整。
灶台上香气氤氲。土豆开始入味了,这样用盐烤出来的土豆软糯咸香,非常美味可口,我不禁连呼出声:“呀!土豆!”
盐烤土豆是不能剥皮的,必须带皮吃才好吃,有嚼劲,这正是外婆要我把土豆上的泥巴洗干净的原因。盐烤出来的土豆也好保存,放几天也不易坏,既能解馋也能充饥。肚子饿的时候,往嘴里塞一把,美味极了;有时上学来不及吃早饭,用纸包一些盐烤土豆塞在书包里当早餐,课间和同学一起分享,快乐无比。
那些小土豆啊,在我的童年生活里就像魔盒一样神奇。长大后,我来到城市,读书、工作、生活,我吃过精美袋子里包装着的各种口味的薯片,也在旅游景点的摊贩处买过烤土豆吃,在知名快餐店点过炸薯条就着鸡翅可乐汉堡,也在精致的餐厅里面吃过牛腩土豆煲,但不管怎样,都吃不出小时候那样鲜美的滋味了。我一次次怅然若失,到哪里再寻好吃的盐烤小土豆呢?
今年春天,看着细雨中的小院,我心思一动,让先生去农贸市场觅了一些土豆苗来,在篱笆边的泥地里种下。从此,我在阳光下看它,在春风里想它,它就在我切切的思念中一天天地冒出芽叶,伸长藤茎,绿莹莹地匍匐成一片,恍若连绵的红薯地,只不过比红薯藤蔓细巧些。
小满这天清晨,我来到篱笆边,手中小铲轻起落下,一株株土豆连茎带叶被我拔了起来,根下是一连串密密麻麻大大小小的土豆,我把它们摘下来,土豆上还带着些许泥巴。我学着外婆以前的样子,把它们按大小一个个分开,放进纸箱里,大的放最下面,放好后再铺上一层纸,纸上再放小一点的土豆,箱子里搁置了好几层,抱在手上,沉甸甸的。我想等明儿有空了,来一次盐烤土豆吧,就像小时候那样,边吃边惊叹着它的美味:“呀!土豆!”
如果案板有记忆
●慈溪市天元初级中学 郑天穷
大学毕业离家南下前,最后一次在厨房给母亲打下手的时候,看着那张比单人床还宽、中间却凹下一指宽的案板时,我默默在心里许下一个承诺:等拿到第一个月工资,我要给母亲买一张又大又平的案板,让母亲闭着眼睛都可以在上面擀面,擀八个人的面都没问题。顺带着把那把手把晃荡、切菜不够锋利的刀也给换了。
当然,这只是我人生大目标中的一个小目标而已。但这个小目标,却一直都没有实现。
我挣的钱,其实第一个月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可惜初到浙江,通信不便,跟家里通消息靠写信联系,寄钱要上邮局……买案板这种事,在急需解决的诸多问题面前,提一嘴都显得不合时宜。这不合时宜的想法,一搁置就是好多年。之后回过几次家,一提起这事,都被母亲一票否决,再加上我已离家十多年,对故乡的许多事颇为生疏,也只好听从了母亲的意见。
直到我在慈溪又搬了新家。此时淘宝成了购物的主要平台,我给自己在网上定制了一张案板,用着觉得很不错后,那个搁置多年的想法也不可遏制地冒了出来。我给母亲打电话,说准备在网上为家里定制一张案板,问她想要多大的。毕竟,家里现在吃饭的人比我们小时候少了一半多。
母亲说不用买了,家里的老案板只要把中间凹下去的那块去掉,其他的拼合起来就好了。再说了,现在都用压面机了,擀面的时候也不多了。我心里微微有些遗憾。但转念一想,母亲为了一大帮儿女在锅边已经忙碌了大半生,现在已七十多岁了,也到了该歇息的时候了,我要真买个大案板,反倒让她左右为难,平添了心理负担,岂不适得其反?罢了罢了。
再后来回到老家,发现那张老案板依然健在,只是长度和宽度严重缩水,老旧的案板上面放着一张不大的新板子,看上去像是给老案板打了一块补丁,母亲说是切菜板。我揭起来一看,老案板的凹陷赫然在目,只是带钉子的那块板不在了。到底还是我年轻,又被母亲糊弄了一回。我知道她心疼我,老是觉得家里帮不到我,凡事都要靠自己,不愿我多花钱。我不忍心埋怨母亲,但心里的懊悔由此更深。
其实已过不惑之年的我,“除旧布新”的执念只是为了自己曾经许下的承诺,“恋旧”情结却也与日俱增。我有时候宽慰自己,也许我对这张老案板的感情,与母亲也差不多吧。只要它在,母亲就会回想起一件件发生在这厨房里的事,也许会更感温暖和幸福。
儿时的土坯厨房,面积不算小,那张老案板,是分家时随奶奶分到我家的最值钱的财产,非常豪横地占了很大的一块地方。那时家里有八口人,隔天就要蒸一大锅馒头,擀开的面差不多能将案板铺满。这张宽大的面板靠墙的那一溜,放着常用的油盐酱醋罐,乌溜溜地站成一排“观察员”,每天看着母亲在上面给我们准备着一日三餐。
案板如果有记忆的话,它给我们每个人记录下来的内容一定能整理成一部有趣的小说。
它应该记得,我还没有案板高的时候,急吼吼去扒母亲刚切好的猪肉,结果一伸手,肉碗扣翻在地,还没等大人呵斥,我已经吓得哇哇大哭,从此以后我再也不吃猪肉。母亲说都是给吓的。
它也应该记得,上了小学,没有零食吃的我,眼馋别的同学舌舔辣椒面,经不住诱惑,回到家扔下书包就翻身上案,准备给自己调制小零食,结果错把油罐当盐罐(两个罐子一模一样),手一伸进去,脸色吓得如同被蛇咬了一口。提起手时,金黄的菜油淋淋漓漓从我不干不净的五个手指头滴下了五道线,我一时傻了眼,看着这“富得流油”的手指头,想起母亲说过,菜油都是经过蒸煮炒压榨出来的,也是熟油,再加上用抹布擦一怕罪行暴露,二怕沾了油的抹布不好洗,只好跪在案板上,等手上的油淋不下了,一根手指一根手指地舔。待到清理干净案发现场,我的膝盖已经在案板上跪得发青,脑子也浑浑噩噩的,自做小零食的兴趣早已荡然无存。
它还应该记得,到我读高中时,它已如同一位佝偻老人,不再平整威严。受力最多的第二块接板的中间比最外部一块板凹下去近两厘米,拉开的距离让原先固定两块板的钉子头暴露了出来,擀面的时候一不小心,一张完整的面就会被挂破。但母亲依然云淡风轻地在这张案板上每天为我们擀一大张面,薄厚适度,筋光均匀,完整如前。那动作如行云流水,每当擀杖从缠裹的面卷里退出时,那张面便从稍高处徐徐落下,如同一张随风翻飞的荷叶,每每看得我目瞪口呆。
母亲也教我擀面。起初我还可以,当用的地方越来越多的时候,这高低不平的案板就开始从中作梗,那颗隐藏的钉子也时不时瞄准我的面伺机下手搞破坏。虽然母亲说就算擀破了也没有关系,面到了肚里也不会是个囫囵,但我还是不想看到它残破不堪的样子,总又把这个半成品交还给母亲。
不上学的日子,做中饭我都是要给母亲打下手的,她常常借此给我讲一些做女孩子的道理。她说,不管你以后书能不能读好,做饭的本事是一定要有的,一来饿不着自己,二来嫁出去了也不至于被婆家挑理。做人,活的就是个志气,这也不会那也不会,看人家的脸色过日子,还要被人看不起,自己连个反驳的资格都没有,窝窝囊囊一辈子,这样活人就没啥意思了。
说到擀面,母亲说,这就是个技术活,只要你多擀几回,肯定也能掌握窍门的。我生的你们哥姐六个,没有一个是傻的,你三个姐姐面都能擀好,你肯定能行。你还别嫌弃这案板,这可是专门培养高手的,一般人还没机会在这训练呢。
也许是被母亲的自信和幽默感染到了,我又重拾了擀面的信心,只要有机会,我就上场,等我高中毕业的时候,擀面对于我来说已是小菜一碟。大学毕业后来到浙江,虽说人地生疏,我也没觉得特别难受,因为我在饮食上几乎可以做到随心所欲,让自己的肠胃免除了思乡之苦。
去年,家里用上了天然气,那张旧案板彻底下了岗,被一片片洁白的瓷片所代替。年过八十的母亲体力也大不如前,但她从没在我面前喊过病痛,面食仍然在做,不过大多是用小压面机压的,粗的细的薄的厚的,在厨房的角落,用她那模糊的视力不疾不徐地预备着一日三餐。馒头花卷偶尔还是要蒸的,没了那张大案板,不知道母亲有没有什么不适。
在这张案板上,母亲教会了五个女儿独立生活的能力,也如同放开了握在自己手中的风筝线。但是我这只风筝就算飞得再远,也还记着当初飞离故土的那些大大小小的心愿。只不过时过境迁,有些心愿一旦错过时机,再实现的意义已经不大。但于我当初离家对自己的承诺而言,这无疑是一种失信或者背叛,让我有种永不得释的难受。如果我早早地买下一张又大又平的案板,我的母亲,她会不会一如既往地嘴里嗔怪着我乱花钱,心里还是会有一份说不出的满足?
如何查看入选文章
进入宁波市教育局官网
网站路径:首页▪空中课堂☞未来作家
投稿方式
请点击下方链接查看
↓↓↓
一分钟教会你在线投稿《未来作家》
热爱文学的你,快来投稿吧!
下一篇入选的也许就是你的大作啦!
温馨提醒
只有刊登在《未来作家》丛书的习作
才有机会入选宁波教科网
欢迎投稿!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