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霸凌,你知道多少 | 心晴空间站

发布日期: 2022-09-22 点击次数: 215

小星星乐园

精彩回顾


有人说:“我只是跟你开个玩笑”

有人说:“这是我给你的亲昵称呼”

……

你知道吗?

原来“取绰号”也是“校园霸凌”

对于“校园霸凌”,你知道多少?

如果不幸遭遇“校园霸凌”,


我们又该怎么做?

一起来听专家怎么说!


微信图片_20220922160922.jpg



9月21日晚上,未来作家报社、宁波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指导中心和宁波电台老少广播“小星星乐园”联合推出了新一期的“心晴空间站”栏目。


本次活动邀请了来自宁波市镇海区蛟川中心学校的涂阳、宁波市鄞州区宋诏桥小学的李宸兮、宁波市海曙区集士港镇中心小学的郑艺浩三位小朋友做客直播间,与来自宁波市康宁医院的心理咨询师叶雪婕医生,聊了聊关于“校园霸凌”的那些事儿,一起来看都有哪些知识点吧!



小嘉宾亮相


微信图片_20220922160936.jpg


涂阳


微信图片_20220922160941.jpg



李宸兮

微信图片_20220922161001.jpg


郑艺浩


精彩回顾

主持人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起外号会对孩子造成哪些不良影响?


叶医生


现在的孩子起外号有些是为了表达亲昵,有些是带着一些恶意的。被起外号的小朋友就会被标签化,一直被提及“外号”的小朋友心情就会不愉快。“起外号”听起来是一件小事,但是一般慢慢发展,可能会引起孤立小朋友、言语暴力等其他方面的情况。小朋友从刚开始的心情不好也会慢慢变得严重,比如会有情绪障碍、抑郁等比较严重的情况。



主持人

如果小朋友“被取绰号”了,孩子不愿意与父母沟通,家长该如何更好地引导孩子?


叶医生

首先需要家长在平时日常生活中给孩子营造一种“在外面受了伤可以回来找我”的一个氛围。其次可以与孩子多沟通,聊一聊在校的情况,若孩子还是不愿意说,可以调动一下老师资源,寻求老师的帮助。



主持人

如果家长听到了这样的情况反馈,怎样的步骤可以更好地引导孩子面对这个问题?

叶医生

首先家长要共情孩子的情绪,对孩子在校被起外号这件事表示共情,在包容了他的情绪之后,给他提出一些建议,不能总是让孩子“忍一忍”,需要让孩子知道这不是自己的问题,让孩子勇于表达自己的感受与诉求。如果孩子还是继续被叫“外号”,孩子可以采用“消退”的对策,采取无视、不理会的做法。



嘉宾简介

叶雪婕

微信图片_20220922160955.jpg


宁波市康宁医院心理咨询师

复旦大学应用心理硕士

宁波市广播电台心理类栏目嘉宾

宁波市阳光心理援助热线志愿者


擅长青少年及成年早期发展性问题(人际关系、亲密关系、自我探索)、抑郁障碍、焦虑障碍咨询。


END


上一篇:没有了下一篇:《小巷总理》作者夏真、主人公俞复玲亮相2017宁波书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