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屠杀档案“申遗”成功

发布日期: 2015-10-10 点击次数: 1994

  用手机对着题目拍张照上传,马上就能看到答案和解析——近来,这种能解题的手机软件“神器”出现在各个中小学的校园,引发众多学生追捧。有学生为应付假期作业,在开学前靠着搜题软件完成。也有学生自我加压,通过搜题软件了解解题思路。据悉,搜题软件去年开始大行其道,“好学生用来当工具书,差学生用来当答案书。”教师家长的评价也不尽一致,有人认为可以更好的辅导孩子的作业,也有教师担心孩子变得拖延、懒惰、不爱动脑子。(10月6日新华网)

  搜题软件安装在智能手机上,要通过智能识别技术和大数据比对,找出联网题库中的解析和答案。相信随着机器学习技术和相关终端设备的进一步创新发展,搜题软件会就不同搜索者同一题目的需求,给出答题内容略有差异的“定制化”答案。

  依照搜题软件的原理,上述先进技术和设备的组合,也将为不会写简历的毕业生群体、不会写应用文的上班族群体等提供便利。很显然,中小学生、毕业生、上班族等群体是人工智能成果应用的受益者。

  我们不妨再来看一个案例,在去年的巴西世界杯的开幕式上,28岁的截瘫青年朱利亚诺·平托身穿“机械战甲”为赛事开球。“机械战甲”由佩戴者的意念控制,由植入头皮、脑内的电极探测到的大脑活动,转化为信号通过无线方式激活装配在身体上的设备,再转化成具体的动作。“机械战甲”设备让瘫痪残疾人可以像正常人那样奔跑,还能踢球;患有渐冻症的患者、交通事故受害者、因疾病等其他因素的截肢者,都可能因此重新站立行走,人与机器人融合为一体。如果“机械战甲”设备发展能够进一步加快,成本趋于低廉,用到教育、工作领域,可以让学生亲自参与到书本上记述的一些带有危险性的实验项目,上班族的劳动效率也将提高,大大超出现在的人的体力限制,更为安全的做更多原本危险的工作。

  融合社交媒体、移动设备、大数据、传感器、定位系统的谷歌眼镜等消费电子产品,显然也可以用到教育领域,让教学彻底摆脱课堂演示、传统教法的限制,地理、历史等学科的学习,都可以纳入具体的(虚拟)场景。

  当然,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应用,也被认为会对教育带来直接冲击,例如机器化、智能化教学设备对教师的替代。相类似的,在很多职业领域,机器人正在起到“抢夺”人的工作(实现岗位运转的机器化、自动化),如应用日渐广泛的自动写作软件,已经开始让新闻媒体记者、财务分析师、律师等知识型就业岗位的供给总量减少。

  另一方面影响是,搜题软件等人工智能成果应用,正在不可避免的改变学习方式,甚至记忆方式。

  某种意义上可以认为,如果延续现有的教学方式,课后布置作业来巩固学习成效在内的一整套学习方式,更多学生将会把搜题软件用来直接搜出解题过程和答案。用搜题软件来推导解题过程,继而巩固学习成果的学生,只可能是同类群体中的极少数。原因很简单,青少年群体乃至其他年龄群体,都很难抑制行为驱动过程中的惰性和短视。

  大量布置作业来检验学习效果,巩固学习成效的学习方式,因而受到挑战。对此,肯定会有教育部门官员和教师试图通过禁止搜题软件等应用,来规避上述挑战。问题是,搜题软件搜题软件应用不是教育部门一家就可以管住,或者禁掉的,这类软件应用每一天都在更新,大量的创新创业者和企业都在设法让搜题软件变得更好用,题库更完善。

  其实,教育部门、教育学者、学校、教师等方面,应当对搜题软件等人工智能成果应用抱以开放态度。曾有心理学、语言学专家分析指出,古代早期,人们口口相传,传承文化和知识;书面文字发明后,伟大的思想家苏格拉底曾担忧,文字文化将摧毁口语文化而让人类陷入冲动与迷茫。而今的转型,是文字文化以及相应的记忆方式、学习方式,向数字文化、视觉文化、场景文化的整体转变,会创造出新的学习方式、信息处理方式,重新建立认知体系。

上一篇:慈溪市龙山镇龙升小学举行网络安全宣传周启动仪式下一篇:惠贞书院小学部第二届读书节正在进行时